又一家大公司測試數字貨幣應用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牽手京東數科
證券時報記者 段久惠
記者獲悉,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京東數科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以數字人民幣項目為基礎,共同推動移動基礎技術平臺、區塊鏈技術平臺等研發建設;并結合京東集團現有場景,共同促進數字人民幣的移動應用功能創新及線上、線下場景的落地應用,推進數字人民幣錢包生態建設。
京東數科方面稱,公司參與人民銀行數字貨幣項目,將發揮“科技+產業+生態”的資源稟賦與業務積累,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數字經濟、形成增長新動能的指導方針,積極配合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央行數字貨幣項目名為“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由國家發行、是紙鈔的數字化形態、價格與人民幣掛鉤,幣值穩定性高,有國家信用的背書。是由央行發行、與紙幣、硬幣具備同等效力的法定貨幣。接近監管人士認為,當下,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量,法定數字貨幣系統也將是促進“雙循環”的重要基礎設施。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份,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已經開始在農行進行內部測試,近期測試進程不斷加快。從公開信息看,央行的數字貨幣已經與華為、商湯科技、滴滴出行等有合作,摸索其在實體經濟和應用場景的使用。今年8月29日,建設銀行App悄然上線了數字貨幣錢包功能,多位用戶成功開通試用。
9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主管金融雜志《中國金融》文章《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發展新機遇》稱,中國人民銀行2014年就開始了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201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成立,截至2020年4月,已為數字貨幣及其相關內容提交22件、65件、43件專利申請,涵蓋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應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已完成技術儲備,具備了落地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