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 螞蟻集團Trusple平臺25日發布
9月24日,首屆“外灘大會”在上海開幕。螞蟻集團CEO胡曉明在會上透露,9月25日將發布基于螞蟻鏈技術的Trusple平臺,其價值與16年前的支付寶擔保交易類似。
據悉,Trusple平臺將有助于解決跨境貿易中的信任問題,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事實上,金融科技正將越來越多的小企業納入金融服務范圍,推進普惠金融實現。
再次聚焦信任問題
記者了解到,Trusple是基于螞蟻鏈技術構建的全新數字化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平臺。
在一筆交易中,最難解決的就是買賣雙方的信任問題。Trusple平臺連接了買賣雙方、國內外銀行及國際貿易鏈路中的核心節點,結合區塊鏈技術,提供智能支付及付款承諾的支付方式,實現智能履約,為買賣雙方提供了從訂單到付款、端到端的貿易保障及金融服務。
“支付寶解決的是全社會的信任問題。2010年,隨著螞蟻小貸、花唄、芝麻信用的誕生,螞蟻開始探索利用數字技術讓信用成為推動每一個小微企業和消費者無差別的金融服務。2015年,螞蟻集團開始注重區塊鏈建設,我們相信區塊鏈可以重構數字時代的信任體系,也希望區塊鏈能夠像移動支付一樣,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的數字生活。”螞蟻鏈相關人士稱。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當前,金融科技已經成為大機構與小企業的共同機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推動普惠金融服務就已經是全球各國的頭等大事。目前,這項任務變得更緊迫,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對無法獲得金融服務的群體造成了沉重打擊,在這樣的情況下,金融科技將起到重要作用。
她認為,數字金融服務正幫助政府迅速擴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僅幫助失業人員,還確保他們把錢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在自己所在的社區中消費,為企業提供支持,進而加快經濟復蘇。另外,在疫情中無接觸交易大受歡迎,數字支付服務向數字貸款領域的拓展創造了更經濟、更高效的解決方案,為難以獲取貸款渠道的人群提供信貸支持。
事實的確如此。網商銀行數據顯示,過去5年,科技發展使中國100萬元以下小微貸款可得率大幅提升,全國小店貸款可得率超過50%。僅網商銀行無接觸貸款累計服務的小微經營者就超過2900萬。戶均貸款3.6萬元,80%的經營者過去從未獲得銀行貸款。
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認為,面向未來,新金融會帶來服務對象的變化,如今新金融可以覆蓋80%的大眾。
科技是最核心動力
井賢棟預計,未來的全球化會圍繞三個關鍵詞:開放、數字化、普惠。
這也正是螞蟻集團發力的主要方向。“上市后最重要的事情是投技術。”胡曉明強調,螞蟻的基因不是金融,而是科技,科技是推動螞蟻業務每一次進化的最核心動力。
9月18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公告稱,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9月22日晚間,螞蟻集團提交注冊稿IPO文件。
日前,市場有消息稱,螞蟻集團目前估值約2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萬億元),IPO融資目標將提高到350億美元。業內人士分析稱,按螞蟻A+H雙市場發行的設計,以及科創板的戰略配售安排慣例,螞蟻集團在A股面向市場(機構和散戶)的發行規模將遠低于這個數字,預計不會超過88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5家基金公司發行了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的基金產品,并將于9月25日首發。這意味著沒有科創板開戶條件的普通散戶也有了參與螞蟻集團打新的機會,可以分享螞蟻集團IPO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