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未來
一部金融發展史,就是一部科技進步史,科技創新從來都是金融和資管行業不可或缺的創新要素。今天,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科技創新已經逐漸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投資管理、保險等金融領域,對金融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遠影響。
在科技創新驅動下,金融科技巨頭攻城略地,傳統金融和資管業態正被重塑。新技術的應用提高金融效率,加速新型服務模式誕生,改變金融和資管業務開展的形式和渠道,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手段聯結上下游,讓消費者和中小企業以更低的成本、更為便捷的方法和更多的渠道獲得適合自己需求的金融服務。同時,用大數據把握市場機會,增加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對稱,一定程度上使風險更準確地被評估和更好地被定價。此外,科技創新更是在推動傳統金融行業技術變革中起到了“鯰魚效應”,通過競爭優化傳統金融機構服務能力,幫助改進現有金融體系。
金融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隨著金融科技打破了金融業務的明確邊界,跨行業、跨市場的跨界金融服務日益豐富,多種業務之間相互關聯滲透交叉,風險交織復雜、難以識別和度量,跨界、跨地域和跨市場融合,帶來傳染效應、外溢加劇。此外,關聯交易、平臺壟斷、數據產權、個人隱私和金融消費者利益保護問題需要進一步明晰。因此,有關部門近日強調,要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屬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動納入到統一的監管范圍。將完善風險全覆蓋的監管框架。增強監管的穿透性、統一性和權威性,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
當然,監管并不是要扼殺金融科技創新,而是引導金融科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范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利益。同時,監管過程中也需要充分應用包括大數據、云計算在內的金融科技,對創新試錯容錯和風險監控機制進行完善,打磨出符合我國國情、相對成熟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
金融科技的未來在于提高金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金融風險,真正增加金融消費者福利,真正讓生活更美好,金融科技企業才能真正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