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化巨頭先正達沖刺科創板 擬募資650億元
全球農化巨頭先正達科創板上市申請近日獲得受理,公司擬募集資金650億元,投向尖端農業科技研發、擴展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MAP)等項目。先正達表示,將繼續在全球范圍內對創新農業技術進行投資,實現綠色發展。
擁有四個業務單元
先正達由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從事農業業務的公司重組整合而成。2021年5月,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實施聯合重組,并揭牌成立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先正達成為中國中化生命科學板塊的核心企業。
招股書顯示,先正達主營業務涵蓋植物保護、種子、作物營養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并從事現代農業服務。先正達由先正達植保、先正達種子、先正達集團中國和安道麥四個業務單元構成,擁有豐富的產品及業務組合。其中,先正達植保是全球領先的專利植保產品提供商,擁有全球一流的新化合物創制能力。安道麥是全球最大的非專利植保產品提供商,擁有領先的非專利化合物制劑復配能力。先正達種子具有領先的生物育種技術與研發能力,在400余條產品線中累計開發了6000余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種子產品。
根據招股書,2020年,先正達植保、先正達種子、先正達集團中國、安道麥四大業務單元的收入占比依次為50.38%、15.06%、21.24%、18.72%;分地區看,先正達在拉丁美洲的收入占比最高,占集團收入的24.48%,中國市場收入約占集團收入的20.34%。
目前,中國化工農化有限公司(簡稱“農化公司”)是先正達的控股股東,持有公司99.1%股權,公司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寧高寧是先正達董事長,也是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
研發平臺行業領先
作為全球農業創新的領導者,創新能力及雄厚的研發投入是先正達的亮點。先正達擁有行業領先的研發平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研發總投入分別為92.91億元、95.34億元和99.44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65%、6.59%和6.54%。
先正達的研發人員超過7000名,已取得諸多突破性成果。據介紹,先正達在植保領域擁有涵蓋數百萬篩選化合物的資料庫,以及全球一流的新化合物創制能力和制劑復配能力;在種子領域,擁有覆蓋所有主要商業種子品種的優質種質庫、豐富的基因型和表型資源數據,以及全球領先的新性狀研發能力;廣泛應用高通量篩選、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研發效率;擁有全球領先的商業化能力,面對高度復雜監管環境,可以將研發成果迅速推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先正達營業收入分別為1396.95億元、1445.66億元、1519.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0.48億元、-22.06億元、44.24億元。2021年一季度,先正達的增長勢頭強勁,實現營業收入428.37億元,同比增長10.80%,凈利潤為45.44億元,同比增長44.91%。
市場競爭格局方面,根據公告,近年來農業企業不斷并購整合,如拜耳收購孟山都、杜邦和陶氏化學合并植保業務和種子業務形成科迪華等,并購可能導致公司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同時,細分市場多種類的競爭產品不斷涌現,來自非專利產品和價格競爭的壓力可能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加碼創新農業技術投資
本次公司擬募資650億元,投向尖端農業科技研發的費用和儲備、生產資產的擴展等項目,并償還長期債務。
作為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全球領導者,先正達表示,圍繞四方面制定了未來發展戰略。一是通過創新引領農業轉型;二是拓展以農戶為中心的創新農業服務平臺;三是拓展業務版圖,實現協同效應;四是推動業務可持續發展。
先正達表示,未來將繼續在全球范圍對創新農業技術進行大量投資,加速增長,實現綠色發展。據介紹,先正達率先探索了具有創新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MAP)。該平臺已在蓬勃發展的中國農業市場投入使用,并計劃擴展到全球其它市場。先正達將擴大和改造自身的生產設施,并實施戰略并購,以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先正達在全國范圍內建成運營325個MAP技術服務中心和900余個MAP農場,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直接為1.4萬規模農戶提供全程種植技術服務,服務耕地面積超過1162萬畝。線上數字農業系統為64萬注冊農戶、42萬個農場、8953萬畝耕地提供數字農業服務。
先正達指出,公司戰略的一個核心要素是擴大和深化業務單元之間的協同效應。一方面,先正達成功地收購了頂級農業公司。例如,在增長迅猛的生物制劑市場中收購了瓦拉格羅,在拉丁美洲市場收購了尼德拉種子。另一方面,先正達整合自身業務運營,推動聯合渠道優化,并利用品牌之間的交叉銷售機會,相互配合,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