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頭錨定“新賽道”加速建設數字經濟特區
新華社客戶端廣州8月17日電(記者胡夢雪、茍洪景)數字經濟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和促進實體經濟振興的新動能。8月16日-18日,2023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在僑鄉汕頭舉辦。大會以“聚數聯僑 數創未來——高質量推進新型工業化”為主題,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千余人聚焦數字新基建、大數據等前沿話題,共話數字經濟發展新方向。
作為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連續兩年的舉辦地,汕頭瞄準以國際數據傳輸為核心的數字經濟賽道,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和國際通信基礎設施優勢,以“聚數聯僑”為著力點,加快建設新時代數字經濟特區,奮力在數字“新藍!敝杏L而上。
“新基建”支撐數據集聚流通
按照《廣東省5G基站和數據中心總體布局規劃(2021-2025年)》,廣東省將形成廣州、深圳兩個低時延數據中心核心區和包括汕頭在內的9個數據中心集聚區。
記者了解到,汕頭現有標準機架9081個。其中,廣東移動粵東數據中心規劃建設機柜數超2萬個,已投產機架數量7449個,是粵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五星級數據中心,可為廣東乃至全國企業提供優質的算力服務。目前,數據中心累計為省市政務客戶以及阿里、騰訊等互聯網頭部企業和本地2000家企業提供可靠的IDC和云服務,帶動信息化產值超1億元,不斷為汕頭數字經濟發展輸送新鮮的“數據血液”。
目光轉至中國大陸三大海纜登陸站之一的汕頭國際海纜登陸站。這里出口帶寬占全國34.3%,5條國際海纜可直通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到2023年底,亞洲直達(ADC)國際海底光纜工程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大陸傳輸能力最大的國際海纜登陸站;谏穷^國際海纜登陸站資源優勢,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成功設立并已建成運營,傳輸距離縮短約1200公里。
累計開通5G基站9861座,基本實現城鎮連續覆蓋;入選首批全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城市、廣東省超高清(4K)電視網絡應用試點城市;獲批廣東省首批5G產業園之一,華僑試驗區數字科技產業基地初具規!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底座不斷夯實,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逐一打通。
汕頭市委書記溫湛濱在大會開幕式上介紹,汕頭在基礎設施方面具有直連覆蓋廣、數據傳輸快、綠電供應足、業務拓展優等多方面優勢,汕頭海域非常適合鋪設新的國際海纜,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國際交往和生產要素流動頻繁,促使這里成為國內國際數據循環的交匯點,同時,汕頭華僑試驗區可以為構建數字經濟開放生態提供政策創新支持。
“僑力量”打開數字經濟新大門
近年來,汕頭提出實施數字經濟“1+3+2+4”發展思路,當中不少與“僑”息息相關——“3”個優勢為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綠色能源和僑鄉優勢,“2”個節點則是打造匯僑聯僑綠色算力節點、數字“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等,廣大僑胞成為汕頭打開數字經濟新大門的中堅力量。當下,汕頭全力為全球華僑華人提供數字便利化服務,為僑經濟、僑文化插上數字化翅膀,打造通僑聯僑的“數字橋梁”。
憑借亞太地緣門戶的區位優勢和龐大的海外“朋友圈”,汕頭重點布局了具有國際數據傳輸需求的數字經濟產業,積極探索業務“出海”模式。例如,華僑試驗區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和海外華僑華人的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積極推進新型組網技術應用,為電商、流媒體等企業提供低成本、低延時的通信服務,同時大力推動通信技術服務商落地,現已對接光聯世紀、輕網科技等29家通信技術服務商,完成注冊落地企業有17家。
業務跨洋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有保障,僑資僑力僑智也聯翩而至。截至2023年7月,華僑試驗區共進駐涉僑企業64家,涉及國際支付、跨境電商、文創設計、在線海外華文教育、醫藥健康等領域。未來,汕頭還將創新聚僑惠僑政策,面向華人華僑加大引資、引技、引智力度,大力推進一批重點涉僑項目。
“我們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優勢基礎,廣泛匯聚業界精英,加快探索中國—東南亞數字經濟貿易發展與國際合作新模式,促進數字產業互聯互通、融合發展,通過‘中數大會’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汕頭名片’!鄙穷^華僑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陸文勝表示。
“數實”融合激發“智造”新活力
在廣東省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汕頭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加快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格局,持續壯大新興產業能級,深化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釋放數字經濟放大疊加倍增效應,大力推進實體經濟數字化發展。
數據顯示,2022年,汕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規上企業41家,產值157.4億元,增長13.4%,工業增加值32.8億元,增長15.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116.7億元,增長11%,增加值92.6億元,增長9.7%。汕頭還大力引進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的產業項目,截至目前,數字經濟核心產值已超200億元。
數字產業化水平提升也有力推進了汕頭產業數字化轉型。去年以來,汕頭引進并建成華為(汕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4家企業入選省服務商資源池,并打造應用行業標桿示范項目40個,標桿示范企業生產排單周期平均縮短30%、設備能耗降低15%、運營成本降低20%。紡織服裝、玩具創意兩大傳統產業插上“數字的翅膀”,不斷提升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未來,汕頭將積極打造新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加快傳統優勢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帶動集群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普及應用。
在“數實融合”的實踐中,汕頭迎來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雙向奔赴”。汕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郭鵬程表示,舉辦“中數大會”等活動,正是為了帶動全國各地優秀的數字技術服務商與本地企業進行深度溝通對接,推動數字技術賦能特色優勢產業,助力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溫湛濱表示,接下來汕頭將深入實施數字經濟“1+3+2+4”工作部署,圍繞建設新時代數字經濟特區的目標,發揮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綠色能源和僑鄉優勢,著力加快數字經濟新基建、完善數字經濟產業鏈、構建數字經濟生態圈,打造服務全國、輻射東南亞、面向世界的數字經濟發展示范高地和數字中國的汕頭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