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數字經濟發展 宜從三方面著力
我國數字經濟近年來蓬勃發展。近期,《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政策陸續出臺,多地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意見落地,釋放新信號。
上市公司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宜從數據、產業、資本三方面著力。
其一,持續激發數據要素價值。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成為新的生產要素。上市公司需加大對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確保數據的安全和合規,利用新技術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以提升決策效率和精準度。同時,數據的應用也將推動上市公司的業務模式創新,上市公司要讓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成為其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與行業共享數據資源,形成數據產業的良性發展格局。另外,目前數據要素的交易難點在于數據確權。我國應進一步探索數據“三權”分置落地,從制度上保障數據運營者與交易平臺的權益,進一步加強數據要素治理,建立安全可控的數據流通監管制度,釋放數據要素乘數價值。
其二,進一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在新的經濟形態下,傳統產業正在被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改造,新興產業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正在快速崛起。上市公司需把握這一趨勢,積極進行產業升級和轉型。上市公司應發揮“頭雁”效應,著力打通產業鏈,融合發展新業態,以數字技術為抓手、以數實結合為路徑,發揮平臺支撐作用實現數字資源優化配置。同時,產業數字化轉型周期長,復雜程度高,需要政府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為數字經濟發展“掌舵護航”。
其三,發揮資本對數字經濟的催化作用。在數字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資本有利于推動上市公司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比如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用于數字化技術研發、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資本市場亦可搭建新型數據交易平臺,激活數據市場主體積極性,培育數據產業生態及新增長點。
我國數字經濟前景可觀、大有可為,隨著數據資產化、數實融合與數字資本化走實向深,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