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農節水董事長薛寶松:讓傳統農業更“智慧”
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達到100家之際,潤農節水董事長薛寶松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一直深耕農業節水行業。在北交所上市只是起點,公司將努力做大做強,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深耕農業節水領域
“作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之一、節水灌溉第一股,潤農節水打通了融資渠道,有利于拓展業務模式及整合資源,同時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薛寶松表示:“在北交所上市對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強了公司社會責任感,‘團結一心做大做強’成為潤農人的奮斗目標。我們將以更好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
潤農節水專注于節水灌溉行業。2021年5月,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1年11月,公司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之一;2021年12月,公司入選“2021年河北省工業企業質量標桿”。
“公司從新三板到北交所一路走來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靈活的融資政策為公司持續高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薛寶松稱:“北交所主要服務中小企業,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北交所上市有利于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獲得更好的融資渠道,助力公司快速發展。”
二級市場是連接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的紐帶。薛寶松表示,如何維護公司市值,正常反映公司的經營情況,并得到投資者認可,潤農節水一直在不斷學習。“公司的內在價值在于把企業經營做好,提升盈利能力。同時,加強與市場溝通,實力和價值一定會在股價上有所體現。”
擴展業務范圍創新經營模式
2021年,潤農節水實現營業收入5.89億元,同比增長14.6%;凈利潤5816.77萬元,同比增長5.22%。2022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7573.82萬元,同比增長7.66%;凈利潤1019.67萬元,同比下降2.02%。
對于一季度的業績表現,潤農節水表示,一季度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公司重點業務區域如內蒙古、河北及東北地區相繼出臺措施,公司業務和工程技術人員無法到達現場,銷售收入受到影響。
潤農節水的主要客戶是政府部門。薛寶松介紹,公司的客戶基本上是各地農業農村局、水利(務)局等政府部門,其他客戶的最終用戶大部分也為政府部門,且多為國家級財政資金項目,款項回收有保證,但存在項目驗收、審計、付款審批等一系列流程,占時較長。公司資產負債率低,融資渠道良好。
對于如何增厚企業利潤,薛寶松認為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以主營業務為中心,擴展業務范圍,創新和改進經營模式。比如,公司目前主要從事灌溉設備的生產銷售和施工,在灌溉行業集約化、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公司將探索后期服務、運營管理等經營模式,努力將公司打造成為全產業鏈發展的綜合性企業,努力達到智慧農業項目占收入主導地位,提升利潤空間。二是公司以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為導向,堅持研發創新。潤農節水將通過研發新技術、優化現有產品、改善工藝流程等措施,進一步提升研發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培育形成新的效益增長點,以產品帶銷售,以技術促銷售,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近年來,各地著力發展智慧農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薛寶松認為,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水平,構建高產、優質、低耗的農業生產體系,形成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有較高轉化效率的農業生態系統。
2020年年初,潤農節水智慧農業云平臺操作系統研發成功,并于當年投入使用。該操作系統包括可視化農業系統、智能水肥一體機、蟲情監測系統、綠色農業溯源系統、田間墑情管理系統、遙感灌溉決策系統、用水效率監測系統、進電雙控系統,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控制、遠程診斷、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
“我國智慧農業工程項目建設具備國際領先水平。”薛寶松表示,潤農節水在國內屬于第一梯隊。公司將進一步夯實主營業務,以科技求發展,以科技創品牌,內挖潛力外聚合力,把公司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