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五方面打造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
中證網訊(記者 程竹 實習記者 王方圓)11月2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報告預測,未來5年-10年時間,中國預計會有8萬億元-10萬億元的養老金缺口,而且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在結構特點、市場有效性和政府管控程度上均有提升空間。沿著頂層設計原則,課題研究指出五方面措施。
第一,應盡快打造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和各界參與主體應首先從基礎設施主線發力,其中包括建立全民養老專屬賬戶及明確“合格”第三支柱產品定義,便于給予所涉及企業統一而公平的“合格第三支柱養老金”激勵政策。
第二,優化養老金產品和投資政策,推動養老金成為有吸引力的資產。大幅提升養老金在權益類和另類資產投資,考慮給予國家特殊長期資產配置、降低養老金的資本金要求以及給予養老金企業以特殊企業稅收優惠等。放寬創新限制、鼓勵多產品百花齊放,滿足不同居民養老的多樣化需求。
第三,引入互聯網等科技手段,打造普惠的、線上的養老金分銷和賬戶管理體系。近期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實踐在覆蓋下沉客戶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可考慮引入此類技術手段擴大民眾覆蓋面。同時也鼓勵市場化的分銷模式,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收入水平客戶的多層次養老儲蓄需要。
第四,在現有稅收優惠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稅收和財政直補優惠力度,進一步提升養老金吸引力。明確稅收優惠施政對象和額度,通過精細化的政策滿足不同民眾的需要,提高養老金稅延/稅免力度,提升納稅人參與率。
第五,通過打造多層次立體化的全民教育體系,將養老金重要性深入人心。政府需要主導民眾教育,明確第三支柱養老金補充養老金體系的宣傳高度和調性,增強第三支柱宣傳力度,考慮養老知識進課堂、進企業。在此過程中鼓勵有意向成為養老金領先險企抓住歷史機遇,讓養老金改革和企業品牌進行深入綁定和融合。
報告指出,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的打造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如果以十年發展到十萬億元資產的愿景來進行規劃,改革需要進行“三步走”系統推進。2021年-2024年為改革第一階段,以“打造基礎、實現突破、提高吸引力”為重點目標,聚焦賬戶體系建設、養老金企業的專項政策的落地。2025年-2027年第二階段將以“持續擴大覆蓋廣度和深度”為階段使命,以稅收制度作為杠桿撬動更大的民眾群體。2028年-2030年進入第三階段,實現養老金市場的“全面騰飛”,使養老金成為民眾標配和默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