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將迎最好機遇 政策、產品、服務如何發力
在我國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成為近兩年反復在國家各種重要文件和場合中被提到的關鍵詞。
就在3月2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這個關鍵詞再次被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重點提及。
同時,如何快速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從而帶動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進一步壯大,也是今年兩會代表們重點聚焦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此次就有多份議案與此有關。
“在國家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動下,‘十四五’時期,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機遇。”周燕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在周燕芳看來,總體而言,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無疑發展潛力巨大,而在大資管時代,商業養老保險參與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也有其獨特優勢。不過根據她在行業角度的觀察和基層工作的經驗來看,這個行業還存在一些問題,建議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產品和服務層面等多方面入手,加快發展速度。
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將迎最好機遇
2019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8.1%,65歲及以上老人占比12.6%。據測算,“十四五”期間,60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20%,總量突破3億人,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為此,我國多年前就開始建立養老保障三支柱的多層次結構,不過目前三支柱的發展仍不平衡。根據第一財經聯合長江養老發布的《長三角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報告》數據,截至2019年底,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全國社;鹪谌е姓急雀哌_71.7%;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合計占比達22.4%;而第三支柱中,商業養老保險保費收入估算值為0.68萬億元,其中制度性的個人稅延商業養老保險約為2億元,兩者合計占比5.9%。
“第三支柱個人商業養老金雖尚處于發展初期、規模較小,但可自愿參與、由市場主體運營、賬戶資金歸個人,具有激勵性強、透明度高、靈活性好等優點,同時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受眾大,具有快速增長的潛力! 周燕芳稱。
不過周燕芳也在采訪中強調,所謂的第三支柱是比較難界定的,從近兩年的政策導向來看,其產品體系涵蓋保險、銀行、資管等多類型產品。
從國外經驗來看,第三支柱中,有以保險產品為主的,也有以資管產品為主的。不過,周燕芳認為,對于中國而言,以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作為養老金第三支柱發展初期的產品主體更為合適,有利于充分發揮其長期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特點,提升第三支柱的保障水平。
商業養老險如何發力
當前,我國第三支柱發展剛剛起步,在替代率、資產規模等方面遠低于大多數成熟市場。
周燕芳認為,從我國第三支柱的現狀來看,其發展受限于對養老金第三支柱產品定義不明確、養老金融專業投資能力不足、缺乏居民個人養老專屬賬戶體系、第三支柱政策不方便個人參與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周燕芳在議案中建議,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產品和服務層面入手,加大對商業養老保險的推動,更好地服務養老金第三支柱。
在制度方面,周燕芳建議,探索建立養老金第三支柱專屬賬戶體系,對第三支柱下銀行、保險、信托、基金等各類投資管理機構發行的養老產品賬戶打通,進行資金管理、投資管理等的統一歸集,并通過實名認證且唯一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賬戶,實現資金在“三支柱”之間的轉移接續,建立養老金賬戶“一賬通”的銜接機制,借此提升養老保障制度整體的統一性和靈活性。
在政策方面,她認為商業養老保險相比其他金融機構的養老金產品,靈活性方面競爭性較弱,對個人養老理念認知要求較高,急需稅收優惠等各方面政策支持,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稅收優惠走向普惠。例如,對滿足60周歲以上可分期領取條件的商業養老保險均給予稅收優惠政策等。
在產品方面,周燕芳希望保險業能夠改變思路和發展模式,更多參與到長期護理保險、變額年金保險、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等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試點工作,以滿足我國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人群對養老儲蓄的多樣化需求。
而在服務方面,周燕芳認為,流程繁瑣、操作不變是此前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結果不理想的一大原因,因此她建議通過探索自動加入機制、繳費配比機制、簡化實務操作流程等方面來提升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等試點業務的吸引力和參與率。
。ㄎ恼聛碓矗旱谝回斀浫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