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鄉村民宿迎政策紅利 借宿用集群打通民宿全鏈路
導讀:途家鄉村民宿增速超過300%,截至2018年11月15日,鄉村民宿累計接待近兩百萬房客,為鄉村房東創收超過5億元。
鄉村民宿市場迎來政策紅利。12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17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利用農村土地、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等資源,開發建設鄉村民宿、養老等項目。
文件指出,要依托當地自然和文化資源稟賦發展特色民宿,在文化傳承和創意設計上實現提升,完善行業標準、提高服務水平、探索精準營銷,避免盲目跟風和低端復制,引進多元投資主體,促進鄉村民宿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
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11月30日在全國發展鄉村民宿推進全域旅游現場會上透露,2017年鄉村民宿消費規模達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鄉村民宿消費將達363億元,年均增長16%,遠高于同期國內旅游消費年均8%的預計增速。
鄉村民宿市場業已引起資本及資源端關注,除了一批新興民宿品牌之外,服務民宿和目的地的市場空間也正在挖掘。開始吧旗下民宿運營商借宿在寧夏中衛打造的黃河民宿集群項目將于12月19日試營業,此外還有上海、成都、秦嶺、斯里蘭卡等項目將陸續開業。
借宿CEO夏雨清12月12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借宿的民宿集群模式是將國內領先的民宿品牌和融合業態與鄉村旅游目的地嫁接,攜手政府、文化機構和供應鏈品牌等,共同挖掘在地文化和產品,從鄉村民宿延伸到鄉村旅游,打造高端旅行目的地。
“鄉村民宿是促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的抓手,是豐富旅游產品供給的重要領域,是解決旅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客觀要求。”雒樹剛表示,鄉村民宿綜合帶動作用強,隨著鄉村民宿業態的不斷演化和升級,也催生了鄉村民宿設計、建設、融資、運管、餐飲等多種服務業態,促進了游樂娛樂、度假、健康療養、生態農業等多種產業發展。
鄉村民宿帶動產業集聚
“城市民宿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但是鄉村民宿不一樣,資本發揮不了集聚效應。因為國家對鄉村民宿的定義是不超過15間房,不超過800平米建筑面積,是非常小的體量!痹谙挠昵蹇磥恚磥磬l村民宿會有無數品牌出現,市場很分散,但從區域來說,發展又不均衡,麗江、莫干山等地局部繁榮甚至過熱,但西北等地很少。
夏雨清表示,借宿打造宿集,是希望能夠把游客帶到自然資源更好但沒有被很好開發的“秘境之地”,比如寧夏、陜西、新疆的一些鄉村區域。但對民宿主來說,很偏遠的地方并不敢去,原因在于對當地政策變化不清楚,與政府沒有議價能力,此外住宿業的基礎問題如布草洗滌等解決不了。
“我們在這些地方打造民宿集群,為民宿品牌們做好基礎設施和配套,可以減少游客顧慮。”他表示,以布草洗滌為例,借宿的解決方案是自己做洗衣車間,引進設備,招聘當地村民,也為當地提供了就業機會,也確保人員流動性不會太高。
夏雨清介紹,借宿打造的第一個民宿集群位于寧夏中衛,匯集包括大樂之野、墟里、飛鳥集、西坡等在內的頭部民宿品牌,并疊加文創品牌和西部世界體驗路線,最早在2017年11月上線開始吧眾籌平臺,認籌額超7700萬。同時,“黃河·宿集”結合在地自然風光與精品文創業態,打造以集群目的地為中心的特色體驗線路,開發在地旅游衍生品,并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
除了橫向拓展,夏雨清透露,縱向上借宿將為民宿品牌提供從人才教育輸出、民宿托管運營、民宿一站式選品平臺搭建、跨界IP民宿及生活方式品牌孵化等維度的民宿產業鏈條深度服務,希望能提高民宿行業服務標準,建設民宿服務生態圈。
在選址上,夏雨清表示,主要考慮三類,一是世界文化自然的遺產地,二是被游客耳熟能詳的地方,例如黃河、長江、秦嶺等,在其中選擇一個可以代表區域特色的點,寧夏中衛符合這樣的標準,第三類是人間秘境,距離主要城市兩三小時車程,例如浙江松陽。共同特點是比較偏遠,此前沒有住宿性業態存在。此外在引入民宿品牌的選擇上,要求有拓展需求和能力,以及一定的入住率和影響力,并看中創始人的個人情懷。
雒樹剛在全國發展鄉村民宿推進全域旅游現場會上也透露,在空間布局上,國家層面將引導東部發達地區開發提升的同時,注重推進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發展鄉村民宿;而各地要在開發城市周邊、景區周邊和交通干線周邊鄉村民宿的同時,注重向特色古村、偏遠鄉村、貧困農村發展。
不過夏雨清也坦言,打造宿集最大的難點在于前期與村民的關系處理和協調,在選址之后可能會涉及土地、村民的問題!拔覀儸F在所有的項目都不把村民趕走,與村民共融,在共融的時候,你與村民的邊界要搞清楚,這方面政府會花更長的時間!
鄉村民宿發展迅猛
在大眾旅游時代,隨著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和旅游消費持續升級,鄉村民宿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文化風情、慢生活體驗,尤其是物美價廉優勢,日益受到熱捧!锻炯亦l村民宿報告》顯示,途家鄉村民宿增速超過300%,截至2018年11月15日,鄉村民宿累計接待近兩百萬房客,為鄉村房東創收超過5億元。
途家數據顯示,舒適又具特色的民宿能延長游客在鄉村旅游時的停留時間,鄉村民宿入住的平均間夜為2.8天,比總平均間夜高出60%左右。出游人數多在2-5人,多以情侶、親子、家庭為單位。
報告顯示,目前鄉村民宿的房源類型有客棧、農家樂、度假村、漁家樂、鄉村別墅、蒙古包、吊腳樓、窯洞、木屋等眾多類型。鄉村民宿比較發達的省份主要是廣東、浙江、云南、山東、四川等省份,這些省份無論在房源數量,還是在房客接待量和民宿收入方面都名列前茅。
此外,2018年鄉村民宿創收最高的縣市有大理市、桐鄉市、廬山市、昆山市、武夷山市、東陽市、景洪市、騰沖市、香格里拉市、峨眉山市(均為縣級市)。這些旅游目的地的鄉村民宿發展相對成熟,對游客有著強大的吸引力。途家平臺的鄉村民宿還分布在全國包括云南省、陜西省、四川省、貴州省、湖北省等21省或自治區的239個國家級貧困縣,這些縣的民宿2018年整體增速在5倍左右。
近年來,全國多地把民宿產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切入點,把民宿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點,不斷探索創新發展模式。易觀2018年9月份發布的《中國在線民宿市場四維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2月1日,全國已有267個關于民宿的規范和標準等文件出臺。其中已有23個省、市、自治區出臺民宿扶持政策。法規與標準的密集出臺表明了對民宿發展的支持態度和行業標準化的引導。
開始吧CEO徐建軍12月12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住宿業經歷了三個大時期,前兩個是商務需求推動的標準住宿期及人們旅游推動的以景區為核心的住宿時期,到了第三個時期,很多住宿產品已經脫離景區,只需要到一個風景好的地方,就可以生產產品滿足用戶需求,這個時候用戶需求的是度假、消磨時間,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消費升級。
“非標住宿想做大,最終需要生態型,聯動型的創業,也就是聯盟、生態集群。以莫干山為例,它是整個生態各個側面的拼合,把各個單體的優勢拼在一起,提供不同個性的服務,形成一個綜合體。所以,非標住宿將來一定會走向與標準住宿同等體量的行業。它是自我、自發、自覺地生長出來的,印證了整個市場的經濟需求!辈贿^徐建軍也認為,非標酒店也有共性的弱項:體量小、資產重、回報周期慢,盈利模式缺乏想象空間,因此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專業化的管理團隊、標準化的服務體系和優質的粉絲客群這四個要素的質量會影響非標行業的未來。(編輯: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