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補短板 醫療基礎設施掀起投資熱
7月底,藍帆醫療收購亞洲急救包龍頭企業武漢比凱爾救助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權事宜圓滿收尾,公司在健康防護、心腦血管、微創外科和護理事業四個賽道的布局順利完成。
藍帆醫療的收購事項是近期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引發的投資熱的一個縮影。瞄準疫情中暴露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不足問題,一批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加入了擴產潮。
緊急擴張產能
藍帆醫療以醫療防護手套起家,產品包括PVC手套和丁腈手套。疫情暴發前,公司已經是全球最大PVC生產企業。疫情暴發后,防護手套市場需求被激發,訂單涌來,公司陷入供不應求狀態。
快速擴張產能是應對訂單激增的重要舉措。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介紹,春節后的2月14日,藍帆醫療臨朐健康防護產業園的25億支醫用手套新生產線項目建設復工。這是公司正在推進的31億元可轉債募投項目。基于市場形勢,公司在募集資金到位之前,以自有資金提前啟動該項目建設。
爭分奪秒的開工場景,劉文靜記憶猶新。該項目需要13個施工隊伍,最多時現場施工人員達到520位。為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藍帆醫療專門調整出一整層員工公寓,同時緊急調整到七個集裝箱車擺放在現場,職工公寓住不下的人員安排在集裝箱臨時房。“幸虧及時恢復施工建設,晚些時候就進入了施工隊伍荒,各地都在搶人,項目建設的難度系數會大很多”。最終,該項目在4月28日快速投產。
此后不到半年的時間,藍帆醫療快速上馬了一系列手套項目。2月,公司啟動了年產20億只PVC健康防護手套項目和第三期年產20億只健康防護(新型手套)項目;2月11日公告了6000萬副/年手術手套項目以及新增12.5億只/年TPE防護手套項目;7月2日,總投資33.87億元的300億只醫療健康防護手套一期項目正式開工。
前幾年,公司通過并購切入心臟支架等高端耗材領域。面對疫情,藍帆醫療及時調整了戰略重心。劉文靜介紹,規劃項目全部投產后,公司產能將達到600億只,將成為全球手套品類最全、產業布局最合理,擁有最完整產業鏈條的公司。
需求激增
與藍帆醫療比鄰而居的同行業公司英科醫療也在迅速擴產。最近半年,公司先后與多地政府簽署投資合作協議,粗略統計協議約定的投資額總額近80億元。
奧美醫療上半年則推出了總投資約10億元的計劃,主要產品為熔噴布、高品質濾材、高品質隔離服等感染防護產品。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疫情之后,口罩需求至少是以前的8-10倍。以前是季節性需求,現在去醫院戴口罩是一種常態;此外,政府有儲備的需求。同時,醫院對院內感染的重視程度提升,防護服、隔離衣、手術衣的需求也會上升。
邁瑞醫療擬對武漢研究院項目追加投資。預計邁瑞醫療武漢生產基地項目及武漢研究院項目總投資額不超過45億元。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國內加大力度建設重癥ICU、傳染病醫院、發熱門診等醫療設施,帶來的不只是1-2年的增長。
重癥設備的采購預算和傳染病醫院基礎建設需多年才能完成,重癥和傳染病醫護人員的人才培養亦非一朝一夕之事。長遠看,國內人均ICU床位數、醫療投入占GDP比重、藥械比等方面和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差距仍然很大,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將持續增長。
疫情之前,醫院用呼吸機是醫療器械領域中市場規模很小的一個品類,但疫情迅速地放大了市場容量,包括戰略儲備以及在重癥醫學領域的應用等。
重構產業鏈
除了加速產能擴張,完善產業布局是醫療器械公司未來發展一大方向。劉文靜表示,疫情催生全球產業鏈重構,一些地區形成自我配套的產業鏈成為趨勢,這對國際化企業而言是一輪新的機遇。
以手套行業為例,劉文靜表示,醫療及防護手套的全球主要產能約三分之二在東南亞,三分之一在中國。醫用手套作為產業鏈配套要素較高的產業,在疫情沖擊下,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產業鏈配套資源受到較大影響,制約了產能有效發揮。而中國產業配套要素齊備,優勢明顯,在疫情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根據馬來西亞手套行業協會數據,2019年度馬來西亞一次性手套產量占比約為63%,泰國占比約為18%,中國占比約為10%。從細分產品看,PVC手套全球產能的90%在中國,產能集中在約40家企業。其中,藍帆醫療以150億只的產能占據市場第一;乳膠和丁腈手套全球產能的70%在馬來西亞。Top Glove是全球最大的丁腈、乳膠和手術手套制造商,截至2020年6月底的產能為787億只。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防護手套企業這輪投資,加上人力資源、生產成本、自動化控制方面的優勢,有望顛覆全球手套產業格局。方正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各家企業擴產計劃預測,2024年藍帆醫療、英科醫療的產能規模將超過馬來西亞絕大部分手套廠商,與Top Glove、Hartalega公司同列第一梯隊。
奧美醫療則表示,目標是復制醫用敷料細分領域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企業的成長路徑,把感控系列產品做到全球規模最大。
邁瑞醫療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的呼吸機、監護儀等設備大量進入海內外全新高端客戶群,大大縮短了公司品牌和產品的推廣周期,品牌影響力和客戶群突破實現質的飛躍,未來有望加速提升產品滲透率和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