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向“強”轉變 “十四五”我國交通發展 “智”字凸顯
□推進先進交通裝備應用,加快北斗系統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打造先進實用的運輸裝備體系,促進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裝備應用,推廣應用自動化碼頭等設施設備。
□推進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發展,結合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等,推動實施一批示范項目,推動智慧交通高效有序發展。
◎記者 于祥明 ○編輯 林堅
“十四五”科技創新賦能交通運輸業向“智慧”方向發展。3月24日,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兼綜合規劃司司長汪洋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交通運輸部將推動智慧交通發展,包括推動發展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應用等。
對此,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示范項目正加速推進,有望帶動智慧交通全面進入快車道。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志清指出,要全力推進交通運輸科技創新,確保“十四五”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開好局、起好步,讓交通科技成為交通強國建設中最有力的支撐、最亮眼的標志。
如果只用一個字,反映“十四五”中國交通的特點,那一定是“智”字。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李連成對記者,“智”字反映了“十四五”中國交通由“大”向“強”的深刻轉變。
“交通運輸部堅持創新驅動引領,高度重視智慧交通的發展。”汪洋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以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為主線,著力以下等方面發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改造,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有機融合,推動發展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技術發展與試點應用。提高運營管理的智慧化水平,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數字大腦”,構建數字出行網絡、智慧物流服務網絡、現代化行業治理信息網絡。
汪洋表示,還要推進先進交通裝備應用,加快北斗系統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打造先進實用的運輸裝備體系,促進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裝備應用,推廣應用自動化碼頭等設施設備。
“我們也將配合相關部門,推進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發展,結合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等,推動實施一批示范項目,推動智慧交通高效有序發展。”汪洋說。
加快自動駕駛商用,推動智能交通發展已成業內外共識。近期,中國電信、中興通訊聯合發布的全球首個基于5G端到端切片的智能交通典型場景落地便是其一。中興通訊副總裁葉策明確表示,公司將面向車聯網等行業領域,持續打造極致5G網絡,持續加強車聯網關鍵技術研發、車聯網平臺管理和商業化應用等方面的布局,共同推動車聯網產業發展。
汽企也在加快推進相關項目。一汽、東風、長安、上汽、北汽、廣汽、吉利、長城和比亞迪等都制定出了各自的智能汽車發展路徑,開展大批量示范應用,探索各種場景下的智能駕駛應用服務。
“今年智能網聯汽車一定會更有看頭。”佐智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余杰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包括限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示范項目會加速落地,或嘗試收費等,都有可能成為行業標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