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新能源大會落幕 聚焦新能源產業現狀、電池供需格局等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7月15日,2022年第七屆中國國際新能源大會暨中國國際鎳鈷鋰高峰論壇落幕。上百位嘉賓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全球電池供需格局、中國鋰電鋁箔/銅箔行業發展趨勢、全球鎳鈷鋰基本面及價格走向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韓文科針對“雙碳”目標下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和前景做出專業解讀。他表示,近年來,中國充分體現了作為負責任大國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誠意與擔當,在全球治理中釋放“中國正能量”。為了實現碳排放強度的下降和早日實現“碳中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減排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徑。
新能源汽車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之一。對于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汽車產業持續轉型升級,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其中,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他表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產量達219.7GWh,同比增長163.4%。截至2021年,全球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261.7萬臺,同比增加70.1%,換電站1298座。
SMM(上海有色網)新能源行業研究經理梅王沁預計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1000萬輛,同比增長54%;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可達2500萬輛左右,4年復合增長率為26%。同時,2022年全球儲能市場爆發,總需求量預計為54GWh,同比增長80%,未來4年復合增長率為49%。
SMM預計,2026年全球鋰電池產量有望達到2700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的產量占比將顯著提高,預計2026年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可達39%。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秘蔣理預計2030年電池用鋰和鎳將達到如今的6倍至9倍,電池用鈷的趨勢將是如今的1.5倍至2.2倍。
氫能也是本次論壇的討論重點。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漢斌認為,發展氫能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途徑,氫能的存在能夠解決能源危機,減少環境污染。不過我國氫能行業目前仍處于產業化初期,法規標準體系尚待完善,耐久性和可靠性也有待進一步提升。他預計2025年氫燃料電池將進入發展期,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達到5萬輛-10萬輛,2030年將進入成熟期,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將達1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