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ESG評級進階路徑:做好“水管理”這道大題
重慶啤酒即將于佛山投產的“海綿酒廠”。該酒廠地下設置容積30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處理系統,雨水經過處理后作為清潔綠化和非工藝接觸生產用水,進一步節約淡水資源。
重慶啤酒大竹林酒廠。該酒廠實現水耗水平每百升啤酒耗水170百升,遠低于啤酒行業平均水平。 本報記者 楊梓巖 攝
名酒產地,必有佳泉。
汾河谷地流淌出一片清香型白酒的桃花源,岷江古河道安樂泉成就了濃香美酒,赤水河畔孕育出享譽世界的醬香經典,塞外江南伊犁河谷飄滿酒曲芬芳……常言道“水為酒之血”,在釀酒過程中,沒有好的水源難以釀就品質出眾的美酒。
佳泉造就美酒,近年來酒企業績持續增長,釀酒人又如何回饋佳泉?2023年,20家A股上市白酒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092.43億元,同比增長15.9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1551.46億元,同比增長18.88%。同時,在踐行ESG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之下,酒企對水資源管理,特別是節水技改和循環利用的重視和投入邁上新臺階。
加強水資源管理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保護赤水河。”在貴州茅臺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新帥張德芹重點講述了貴州茅臺在保護赤水河和水資源管理方面的舉措和投入。之所以將水資源管理擺在突出位置,與釀酒行業特性密不可分。
白酒產業耗水量之大,從貴州茅臺此前披露的數據可見一斑。根據貴州茅臺2022年度ESG報告披露數據進行初步測算,2022年貴州茅臺水資源消耗強度為0.7噸/萬元營收。每噸茅臺酒的耗水量約94.53噸,按照醬香酒平均0.9噸/千升的密度計算,貴州茅臺每千升酒的耗水量為85.16噸。
此外,《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十三五”中華片區茅臺酒技改工程》相關文件顯示,擴建項目的生產生活用水的設計消耗量為每噸酒消耗58噸水,即每千升酒消耗52.25噸水。
耗水標準又如何?根據自2015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取水定額—第15部分:白酒制造》對白酒的取水標準進行規定,企業千升原酒取水量不大于51立方米,千升成品酒取水量不大于7立方米。
啤酒也是耗水大戶。一瓶500毫升的啤酒,背后的水資源消耗量遠不止500毫升。大多數啤酒廠生產一瓶500毫升的玻璃瓶啤酒耗水1.5升以上。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酒業生產用水主要在于釀造前的潤糧用水管理、釀造過程黃水(廢水)管理、灌裝過程中的洗瓶用水管理、蒸餾取酒過程中蒸汽與供熱用水和烤酒冷凝用水及管理酒廠運營過程中生活用水管理,上述環節對水資源消耗量均較大。
從水資源管理實踐來看,酒企仍有不少硬傷。知趣營銷總經理、《老蔡酒話》主理人蔡學飛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釀酒生產中,存在水資源亂采、浪費,污水處理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大量缺乏監管的中小型酒企,為了靠近或占據核心水源而超采濫采過度開發,企業又缺乏水資源處理設備,存在亂排放等問題,這需要引起釀酒行業和產業密集區頭部企業高度重視。
當下,越來越多酒企將水資源管理擺在重要位置,也與時下日益受到關注的ESG評級和ESG理念實踐相關。
披露尚需完善
5月1日,滬深北交易所發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正式實施。指引要求,報告期內持續被納入上證180、科創50、深證100、創業板指數的樣本公司,以及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應當最晚在2026年4月30日前,披露2025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截至目前,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貢酒、水井坊、今世緣、口子窖、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等11家酒企將進入強制披露名單。
與A股上市酒企驕人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白酒企業的ESG國際評級處于“差生”水平。MSCI ESG評級結果分為行業落后(CCC、B)、行業平均(BB、BBB、A)和行業領先(AA、AAA),目前白酒企業評級最高的為洋河股份、水井坊,均為BB級。啤酒企業中,2023年重慶啤酒首次披露ESG報告,同年該公司成為A股中唯一一家MSCI ESG評級為A的酒企。
享譽世界的中國白酒在ESG國際評級中“失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于水資源管理的實踐和披露有所不足。今年2月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酒類企業ESG評價指南》(征求意見稿)提出,水資源消耗強度、水重復利用率、節水率等為定量披露指標。以水資源消耗強度為例,該指標體現單位產值耗費的水資源,單位產值水資源消耗越少,水資源消耗強度越低。
料被列入強制披露名單的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貢酒、水井坊、今世緣、口子窖9家白酒企業,已全部披露了2023年度ESG報告。然而,不同酒企產品價格各異,不同香型的釀造工藝耗水量也有所不同。從白酒企業披露的2023年度ESG報告來看,盡管水資源消耗強度披露積極性有所提升,但仍缺乏統一單位和相關披露標準,白酒企業ESG信息披露“形態”各異。
譬如,就水資源消耗強度指標而言,貴州茅臺2023年度ESG報告披露,其新鮮水消耗強度/水資源消耗密度為0.0098萬立方米/百萬元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6.24%;洋河股份2023年度ESG報告披露,其水資源消耗強度1.82千噸/萬元營收;瀘州老窖在2023年度ESG報告中披露,公司取自各種水源的新鮮水量327.55萬噸。五糧液和山西汾酒未在其2023年度ESG報告中披露水資源消耗強度。然而,A股20家上市白酒企業中,還有老白干酒、迎駕貢酒等未在2023年度ESG報告中披露水資源管理情況。
循環節水是重點
在ESG報告中對環境指標更為詳盡的披露有助于ESG國際評級改善。2021年7月,MSCI將貴州茅臺的ESG評級調至CCC級。而在2022年貴州茅臺披露首份ESG報告后,2022年8月,MSCI上調貴州茅臺的ESG評級至B級。顯然,首份ESG報告的披露對于貴州茅臺的ESG國際評級帶來了正面效果。
2024年貴州茅臺連續第三年披露ESG報告,“緊盯水資源管理,開展節水工藝改造及創新……”直接出現在該報告開篇致辭部分,可見水資源管理重要性升級,反映貴州茅臺在ESG實踐中的進步。
“中國酒企若嚴格按照評價指南和披露指南進行ESG實踐和披露,最終成果會反映在ESG國際評級的改善上。”首經貿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ESG研究院院長柳學信談到,酒業ESG破局之道還是在觀念轉變和強化實踐方面。
釀酒耗水量大是行業特性,客觀來講或長期存在。在此背景下,釀酒環節的節水技改、循環利用等是酒企在進行ESG理念實踐和披露過程中重要的發力點。
開展節水技改、提高水循環利用率是酒企在2023年度ESG報告中普遍強調的內容。譬如,2022年至2023年,貴州茅臺水循環利用率從82.05%升至87.07%,與之對應的便是貴州茅臺2023年新鮮水消耗強度/水資源消耗密度同比大幅下降16.24%。
五糧液2023年503車間開展冷卻水循環利用試點項目,設計冷卻水循環利用率為90%以上。此外,五糧液在十萬噸生態釀酒項目(一期)配套建設冷卻水循環利用系統,目前正在建設階段。公司通過洗瓶水回收工程,實現節水超過90萬噸/年。洋河股份在洋河分公司實現了包裝洗瓶水、釀酒冷凝水等循環使用,單臺設備的年水資源循環使用率達95%以上。瀘州老窖在2023年報告期內,羅漢、黃艤、國窖釀酒園區冷卻循環水系統節水237萬噸,羅漢釀酒生態園濃水利用項目回用濃水節約2.9萬噸,羅漢、黃艤制水系統制水率提升,節約水1.77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啤酒能夠成為唯一MSCI評級為A的A股上市酒企,與其水資源管理實踐密不可分。“3毫升都不放過。”據重慶啤酒大竹林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拉罐啤酒在灌裝后,從殺菌機運輸到下一個環節過程中,殘留在罐底凹槽的水會造成浪費。如果每個罐底能回收3毫升,一天就可以節約好幾噸水。通過全員參與節水、洗瓶機用水循環利用、自動清洗系統(CIP)工藝改進優化等措施,該廠在兩年內實現節水13萬噸的顯著成果。2023年,大竹林酒廠水耗實現每百升啤酒耗水170百升的歷史新低,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該酒廠入選工信部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被授予“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秫稻必齊,麴蘗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釀酒自古就是區域生態環境的產物,本地水、土、空氣、微生物等環境保護與研究,對于酒類產品質量發揮著決定性作用。中國酒企踐行ESG理念,不僅是提升評級的要求,也是對自身品質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