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業主賣房時聯合漲價是否違法?涉嫌擾亂市場嗎
近日,網上有消息稱杭州某些小區業主在賣房時聯合漲價。是否真有這一現象呢?如果確實有,那么業主的行為是否合理、合法呢?
根據網上流傳的幾份通告,杭州幾個小區業主內部達成有關本小區“上調二手房價”的共識,并提出了“二手房指導報價”。
今年4月底,南京某小區也被爆出業主聯合漲價的情況。本次網上流傳的杭州幾個小區業主通告,與之前南京的通告在格式上如出一轍。
例如,杭州某小區業主群中的通告稱,“自2018年6月1日起,所有業主二手房指導報價如下:58000-65000元/平米。”
從該小區市場價來看,記者查詢鏈家APP發現,該小區二手房掛牌價多在4.4-4.8萬元/平米,最近的一套成交價也只有4.2萬元/平米左右。
也就是說,公告中提出的“指導報價”比市場價高了至少1萬元/平米。
那么,是否真的存在業主聯合漲價的情況呢?
上述小區周邊一名房產中介告訴記者,據業主反映,在業主群中確實發過這種通告。但誠心賣房的主業不會受這種消息的影響,因為他們了解近期房子的成交價。
“肯定還是有掛高價的業主,但這些人都是不著急賣房的。”他說,“小區均價只有4.7萬元左右,但5月29日,有套房子報價5.4萬元,前幾天還有一套報價6萬元。對于報價過高的房子,只在內部系統掛出,不在外網顯示。”
假如確實有業主聯合漲價的現象,這種行為是否合理呢?
“這說明業主對于項目的增值預期較大,不愿意價格下跌。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購房者對于價格上漲的想法是正常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
但他同時指出,不正常的就是所謂價格聯盟,二手房買賣是自由市場,報價是自由的,業主期望通過此類業主群來實現價格的統一,其實根本沒法實現,反而有違規嫌疑。
“更關鍵的是,價格是市場決定的,業主本身只可以接受市場的價格,各類所謂價格聯盟,是一種典型的炒房心態。”嚴躍進說。
西安交通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楊東朗指出,居民有權自己做主去處置合法房產,任何人都不能強迫他人做出某種行為,業主聯合漲價一事涉嫌哄抬房價、擾亂市場。
“二手房市場的這種行為很難規范,大部分都是一些投資者所為,也不排除是有些中介在炒作。”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