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類REITs實踐:房企融資創新的機遇和挑戰
自去年10月新派公寓類REITs獲批之后,監管層不斷釋放鼓勵信號,長租公寓資產證券化產品一直創新不斷。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長租公寓國內融資規模達到170億元人民幣。
克而瑞副總裁張兆娟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公寓股權融資創新高,并呈現單筆大額、向頭部企業集聚的趨勢。據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寓股權融資共有14筆,融資規模達到76億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單筆融資最大金額5.36億元,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39億元。
今年4月份,中南菩悅浦寓類REITs獲深交所評審通過,成為國內首單由專業化機構托管的長租公寓類REITs;自如首次以房租分期為底層資產,成功發行第二筆ABS。
對此,桐領資管董事長高煒在克而瑞全國產城運營商論壇上分析指出,從全球經濟發展的規律來說,REITs是大勢所趨,中國也不會例外,從資產類別上區分,長租公寓可能會成為這個領域中第一個取得突破的項目。
安間資產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程遠指出,長租公寓類REITs業務不是以規模取勝,它的本質更接近于一項投資業務,這意味著業主需要對每一個資產負責,與分布式公寓需要前期迅速擴大規模的業務邏輯不一樣,資管業務不要求規模,但要確保每次投資的IRR。
“在資產證券化項目中,寓見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資產增值部分。比如上述中南-寓見這個項目起初的物業資產是2.16億,當我們發行REITs時資產估值已經是3.6億。”程遠透露。
上海力度
房企積極探索長租公寓類REITs的金融創新,源于自持純租賃用地的出讓日漸增加。來自克而瑞的統計顯示,在前30強房企中,有2/3就涉足了長租公寓業務,1/2將之提升至戰略層面。這些房企深耕重點城市、以白領公寓為主要產品,分別設立中長期目標。一線城市中,深圳成為房企首選,二線城市中的武漢、南京、杭州、蘇州為熱點城市。
2017年7月至今,全國多地投放100%自持純租賃用地59塊,全國出讓土地建筑面積超過367萬平方米,平均樓板價5684元/平方米。這其中,長三角租賃用地投放總量排名前三,上海以32幅、總建筑面積204.2萬平方米總量遙遙領先。據悉,上海在2018年1月以8幅租賃用地出讓達到高峰,南京在2018年2月出讓了5幅,杭州在2018年4月出讓5幅。
反觀上海土地市場,7月12日,上海楊浦區的江浦社區02-03地塊和定海社區H3-6地塊均以底價被楊浦區國資企業衛百辛集團競得。根據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監控的數據顯示,楊浦區今年以來已陸續成交4幅租賃住房用地,其中有3幅都位于楊浦的濱江區域,而這3幅地塊均為衛百辛集團摘得。
今年以來,上海已陸續有13幅租賃用地出讓,總規劃建筑面積達64萬平方米,遍及楊浦、靜安、寶山、松江、青浦、徐匯、崇明七區。
業內人士指出,早在去年,資本已經涌入長租公寓領域,行業資源整合日新月異,發展也呈現開放多元。房企也不斷試水金融創新,尤其是在上海,金融行業活躍度非常高,因此長租公寓資產證券化空間也得以逐漸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