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4000億元減稅利好消息的提振下,滬深兩市股指今日開盤全線走高,但由于昨日大幅調整的權重股和白馬股繼續下跌,上證5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盤中均跌逾1%。隨后,券商股全面反彈,山西證券盤中觸及漲停,在此帶動下,早盤一度深跌的權重股和白馬股反彈,滬指盤中迅速止跌翻紅,而同期創業板指由于題材股降溫,指數沖高回落。個股層面,滬深兩市個股依然呈現結構性分化走勢,蹺蹺板效應表現比較明顯。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0.09%,報3125.09點,成交1141.91億元;深證成指漲0.07%,報10638.43點,成交1645.69億元;創業板指跌0.44%,報1827.12點,成交654.27億元。
盤面上,行業板塊漲跌分化,券商、鋼鐵、民航和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其中,券商板塊指數表現突出,盤中一度漲近3%,山西證券率先漲停,國金證券、東興證券和西部證券等券商股跟漲。貴金屬、航天航空、船舶和醫療等板塊跌幅居前。
題材股方面,工業互聯網等機械相關題材早盤表現比較強勢,但隨著權重白馬股反彈,相關題材股紛紛沖高回落,券商概念股則異軍突起,全面上漲,地熱、稀土和粵港自貿等題材漲幅其次。醫療、國產芯片和5G等前期熱門題材跌幅居前。
機構觀點
華創證券:當前“內憂外患”的格局,使得本輪調整可能需要更長的底部確認期,這就意味著現階段獲取Beta收益最好的方式依然來自超跌反彈。行業配置上,穩定性與逆周期因子的重要性提升,建議甄選農業、金融、軍工以及受益于漲價的部分周期行業標的。面對不可避免的市場波動,除了必要的宏觀對沖策略外,更應該耐心挖掘具有中長線配置價值的優質公司,尤其重點關注因貿易戰而錯殺的優質標的。
財通證券:貿易爭端形勢不明,風險資產調整未完,國產替代行業長期受益中美貿易爭端仍在發酵初期,形勢明朗前,風險資產仍將受到沖擊。但,即使本次爭端最終以談判和妥協收場,中國支持新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決心只會更加堅定,國產替代相關行業將迎來政策支持,長期看好國產替代邏輯,包括航空航天、半導體、集成電路、IT產業、計算機軟硬件、生物醫藥、工業機器人、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