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重磅!剛剛,香港證監會主席發聲!
香港證監會最新發聲!
1月15日,在第二屆香港資本市場論壇2025上,香港證監會主席黃天佑發表演講。他表示,香港上市市場廣度和深度兼備,發展的模式穩健,而且具備韌性及可持續性。“盡管香港的資本市場在過去一年面對諸多挑戰,但2024年仍是收獲豐碩的一年,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進展。”
香港重回全球新股集資額第4位
2025年伊始,黃天佑表示,香港資本市場在2024年達成了多項成就。
首先,在新股集資方面,2024年香港市場迎來71宗新上市,總共籌集了870億港元。這使香港在新股集資額的全球排名中位列第4,較2023年的第6位有所提升。
特別是自去年4月,在中國證監會公布支持香港的“五項措施”后,截至2024年底,香港市場有59宗新上市,籌集了830億港元,占全年新股上市數量超過八成,占集資額超過九成,足以證明香港作為內地企業首選集資平臺的地位。
其次,市場流動性和效率亦是香港證監會與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聚焦的另一主要范疇,以確保本港股票市場在全球保持競爭力。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香港聯交所已宣布分兩個階段,即分別在2025年中及2026年中,將不同價格范圍的股票上落價位調低。
第三,規管庫存股份的制度已于去年中推出,允許上市公司以庫存方式持有購回股份,以供日后再出售。此舉能夠促進上市公司與市場就企業內在價值的溝通,以提升公司市值。從去年6月11日至12月底,已有80家公司在新制度下以庫存方式持有回購的股份。
“展望未來,香港證監會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在提升資本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我們正與聯交所共同推進其他優化上市市場的措施,例如檢討每手股數的規定及檢視現有的交易和結算基礎設施等。”黃天佑說。
企業管治不斷進化
在回顧完2024年的成就后,黃天佑將視線聚焦在企業管治方面。他表示:“眾所周知,市場的廉潔穩健、透明度和韌性是支持上市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良好的企業管治正是核心所在。”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加強企業管治是重中之重,因為具備健全管治制度的司法管轄區除了有效管理風險、保障投資者之外,亦可促進董事會及管理層提升企業績效。在金融市場日趨多變和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汰弱留強,投資者只會追逐具有良好企業管治的公司。
一家優秀企業的董事會,能夠憑借本身的專業知識、誠信和遠見,引領公司渡過經濟的跌宕起伏。董事們必須以公司及股東的利益為依歸,本著勤勉和誠實的態度行事。此外,公司秘書和管治專才的工作至關重要,特別是要向董事會提供信息和意見,以支持董事會成員履行職責,還要與內外持份者保持聯系。審核委員會和外部審計師的角色同樣重要,在保障財務匯報的誠信和保持獨立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擔當企業管治的強大支柱。
在黃天佑看來,香港的企業管治在過去數年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根據《史賓沙2023年香港董事會年度指數》,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在2018年至2023年的五年期間,于多項管治指標上有所提升。這些指標包括行政總裁和主席的職責分離、董事會多元化、董事任期和董事會評估。
黃天佑介紹,香港證監會在提升香港市場和上市公司的素質方面,一直不遺余力,積極通過提升企業管治水平,增強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并通過減低管治折讓來促進市場估值的重估。香港證監會深信,若各持份者能不斷提高香港上市公司及資本市場的素質,推動良好的管治并做好市值管理,一定能夠提升股東價值,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同時,香港證監會致力與聯交所合作,透過推行市場教育、監管及分享范例,以提高企業管治水平。在2024年底,聯交所發表有關優化《企業管治守則》的咨詢總結,并將分階段實施其中關鍵的修訂。
“這個成果建基于過去數十年來所付出的努力。早在1993年,當時的守則只不過是一套適用于企業董事、屬一般性和自愿性執行的簡短指引,其后在2004年改名為現時的《企業管治守則》,并采納‘不遵守就解釋’的原則。自此之后,守則在20年間不斷演進,全面優化各個范疇。”黃天佑說。
黃天佑表示,去年修訂的《企業管治守則》旨在提升董事會的成效,加強企業的決策能力,并且滿足國際投資者對管治水平的期望,從此帶動上市公司的績效和股價表現,讓企業準備好應對新一年的新挑戰和新機遇。企業本身、股東和中介機構等多方均會受益。
加強企業管治是大勢所趨
而對于香港為何會如此關注企業管治,黃天佑坦言:“為了加強投資者對香港上市公司的信心,我們必須不斷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確保企業管治有相稱的水平。”
黃天佑舉例說,以日本為例,日本股市近年來表現強勁,主要原因是在2023年初的企業管治改革帶來成效,公司盈利增長趨勢向好。日經指數在2024年上漲了19%,創歷史新高,過去五年則增長了超過60%。
根據亞洲企業管治協會(ACGA)的一項調查,日本的企業管治水平從2020年的第五位躍升至2023年的第2位,是超過20年以來最大的排名變動。日本政府于2023年推出企業管治行動計劃,其市場的評分隨即上升。東京證券交易所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提升股東價值及改善性別多元化。因此,日本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水平有改善,而投資者也更愿意與公司進行溝通和提出股東建議。同時,有更多公司通過回購股份和派發股息來提升股東投資回報。
“放眼全球,加強企業管治乃大勢所趨。中國內地和韓國推出了改善上市公司資本效率的舉措,并鼓勵公司披露為提升企業價值和投資者回報而進行的工作。新加坡亦在2023年就獨立董事的任期設定上限。”黃天佑說。
事實上,在亞洲以外,英國已加強要求董事匯報董事會的決策及其對公司策略和目標的影響,提升了董事會的問責性。
黃天佑認為,在公司層面,良好的企業管治為有效的風險管理和決策奠定基礎,從而帶來長遠的可持續增長。有效的管治亦能防范偽造會計賬目、欺詐、管理失當和利益沖突,并有助監管合規,這些均是影響公司財務表現的關鍵因素。此外,良好的企業管治可以推動公司及時披露準確和完備的營運及財務信息,降低信息不對稱,這對贏得投資者的信任至為關鍵。高透明度絕對有助吸引資本及推動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和估值。
根據亞洲企業管治協會及中信里昂證券在2023年12月涵蓋大中華區的《企業管治觀察報告》(CGWatch),獲得較高企業管治評分的亞洲公司能為股東帶來較佳回報。企業管治評分排名首20%的公司業績有所提升,它們的股價在五年內的年化增長率接近10%,比排名最低20%的公司高出6個百分點。
“相反,企業管治失當往往會帶來負面的后果,并導致監管當局介入。在某些個案中,股東亦會蒙受重大損失。引起香港證監會注意的企業失當行為個案通常是內部監控缺失及董事失責所致。”黃天佑說,例如,根據香港證監會剛于去年12月發表的《就交易所規管上市事宜的表現而作出的檢視報告》,在2022年和2023年,聯交所識別出近400宗個案,當中發行人未能遵守《上市規則》有關及時披露重要資料的規定,大部分涉及有關須予公布的交易或關連交易的公告、通函及股東批準規定。
此外,在2020年至2024年6月期間,約170宗個案被轉介予香港證監會進行調查,涉及一系列操守問題,包括向第三方作出未經授權的貸款或轉賬,以及挪用公司資產。當中有不少個案中的貸款交易其后被減值,對股東造成重大損失。
因此,黃天佑表示,香港證監會深信監管與發展并重,而良好的企業管治可以達到預防作用。為了維護香港作為集資中心的良好聲譽,所有上市公司應攜手合作,構建良好的企業管治制度并予以有效執行,以期減少不合規和失當行為的情況。
最后,黃天佑強調,企業管治與市場發展相輔相成,包括聚焦于流動性、互聯互通、創新及ESG的舉措。要加強企業管治以支持市場穩健發展,有賴于各方團結一致,當中包括監管機構、公司董事、管治專才及審計師,為打造一個健康且蓬勃的金融市場生態圈共同努力。“作為監管機構,香港證監會已準備好與各位同心協力加強企業管治,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新的一年迎接各種的新挑戰和新機遇。”黃天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