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利好提振風險偏好 結構性行情將延續
改革利好提振風險偏好 結構性行情將延續
21日滬深股市行情結構性特征明顯,在農林牧漁、房地產、銀行等板塊帶動下,股指探底回升。
分析人士表示,并購重組新規落地將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改善資產質量的機會,對A股的提振效應應是結構性的且長久的。
結構性行情顯現
從昨日盤面上來看,雖然市場探底回升,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均上漲,但個股跌多漲少,下跌個股數量達2059只,跌停個股數達25只,結構性行情較明顯。從跌停個股來看,有江泉實業、東方環宇、凱利泰、艾德生物等前期持續上漲的個股,也有華金資本、博天環境、寶鼎科技等近期出現多個漲停板的個股。從行業板塊上來看,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僅有6個行業上漲,其中農林牧漁、房地產、銀行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3.44%、1.52%、1.17%。在下跌的22個行業中,醫藥生物、傳媒、通信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1.40%、0.90%、0.80%。
從通達信軟件顯示的指數貢獻度情況來看,在昨日的市場中,對上證指數貢獻度排名前十的個股分別是工商銀行、中國人壽、農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保利地產、浦發銀行、中國平安、交通銀行,可以看到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板塊對上證指數的探底回升推動力量之強,在貢獻度前十的個股中占據了9席。而深證成指貢獻度前十的個股分別是海康威視、平安銀行、溫氏股份、萬科A、美的集團、新希望、格力電器、寧波銀行、正邦科技、五糧液,銀行股和地產股占據三席。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接下來預計是經濟數據的空窗期和政策的密集落地期,配置型資金大概率選擇擇機增持或調結構而不是持續流出。市場預期降至“冰點”只影響反彈節奏,并不影響趨勢。
風險偏好獲提振
在21日市場中,結構性行情明顯,不僅體現在銀行、地產等少數行業板塊的上漲上,同時體現在小市值個股的多股漲停上。
21日,Wind最小市值指數上漲1.63%,板塊內吉鋒科技、天翔環境、亞星化學、同大股份、華誼嘉信、暴風集團、文化長城、天龍光電等多只個股漲停。
市場人士表示,小市值個股多股漲停與10月18日證監會發布的《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重組辦法》)關系密切。
聯訊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殷越表示,《重組辦法》的發布,代表了相關監管政策的邊際放松,有利于新興產業重組上市,也有利于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對創業板形成直接利好。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2018年以來一系列并購重組政策放松,有望開啟新一輪并購寬松周期。從短期看,重組新規有望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提振市場活力。從長期看,一方面,重組新規有助于進一步化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并促進并購重組市場回暖,為優質公司提供快速上市渠道。在政策的催化下,并購重組市場有望回暖,邁入新階段。另一方面,重組新規有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新規特別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為新興產業進一步疏通融資渠道,利好科技板塊。
后市行情不必悲觀
對于后市,殷越表示,市場并不會出現大幅度調整,不必過于悲觀。上證綜指在2870-2900點區域具有支撐。一旦穩增長政策略有加力,股指回升至3200點上方并非難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創業板表現將占優:其一,三季報業績預告顯示,創業板業績增速有明顯回升;其二,重組新規發布,允許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光大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謝超表示,往后看,由于當前乃至整個四季度經濟基本面的問題難以得到根本性解決,市場上漲動能也將持續受到制約,但從當前估值所隱含的增長預期看,市場估值相對合理,意味著下跌空間有限,仍建議耐心持倉。結構上,通信、電子相關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三季報業績改善明顯,近期大幅調整后可繼續增配;同時標配業績確定性高的食品飲料、醫藥和銀行,維持對基本面有望觸底反彈的汽車行業配置;周期行業中重點關注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