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預測A股四季度將現翹尾行情
A股將迎來節后首個交易日。盡管節前持續回調,但長假期間外圍股市普漲為投資者增添信心。
多家券商表示,短期外盤隱憂逐步消除,展望四季度,A股市場將拾級而上,“翹尾”行情有望出現。配置上,券商持續看好順周期及科技主線。
外圍市場整體上漲
長假期間海外市場并不平靜。消息面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0月6日表示,拒絕了民主黨的刺激方案,并命令其代表停止談判,直到總統大選結束。疫情方面,歐洲主要國家的疫情確診人數整體仍未出現明顯好轉。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劉剛指出,預計歐美經濟整體上的修復態勢仍將延續,但將受到疫情反彈的拖累而階段性趨緩。在這一背景下,市場可能需要重新調整預期,疊加美國大選臨近的變數,歐美股市短期內或延續震蕩格局。
從全球主流股指表現看,外圍市場整體表現并不悲觀。Wind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指累計上漲1.88%、1.68%、1.76%;10月以來,日經225指數、韓國綜合指數分別累計上漲1.99%、2.75%。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國慶長假期間全球主要市場整體上漲,短期外盤隱憂逐步消除。展望四季度,A股市場將拾級而上,“資金面+基本面”雙輪驅動的市場上漲趨勢未變。鑒于人民幣有望繼續升值,預計外資將持續流入。
以樂觀態度看待后市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應以樂觀態度看待后續行情。首先,長假期間并未出現重大的風險事件,反而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消費的巨大潛能;其次,從歷史上看,國慶節后五個交易日A股上漲的概率達到75%;再次,疫情對當前歐洲經濟實際負面影響可控,長假期間歐洲股市已經企穩回升,對A股負面影響有限。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指出,美國大選不確定性、美股高波動等外部因素擾動仍將是10月A股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的重要來源。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將有利于推動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增長,“十四五”規劃相關產業方向有望迎來投資機會。待外部因素逐步消退、內部能量積蓄起來之后,A股有望重啟升勢。中長期看,A股和中國資產向好的趨勢并未改變。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康崇利認為,經濟基本面、流動性及企業盈利均支撐A股市場10月企穩回升。長假期間外圍市場經歷了短期波動后有所企穩,風險偏好修復利好A股流動性。盡管海外擾動依舊是當前市場主要的不確定性,但在多重利好的支撐下,待外部不確定性逐步消退,A股四季度翹尾行情有望出現。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認為,短期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仍然存在不確定因素,市場或震蕩調整。對于A股而言,外部風險對于A股市場的影響將鈍化,建議保持多頭思維,利用調整機會配置優質資產。
關注順周期和科技板塊
對于10月A股配置方向,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建議,首選科技和可選消費板塊。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抬升以及盈利釋放,科技股有望走出獨立行情。另外,在邊際修復的消費傾向、扭轉上行的利率預期、風險偏好的抬升等利好因素刺激下,可選消費板塊將現投資良機。細分賽道方面,推薦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蘋果產業鏈)、酒店、家具、航空板塊。
開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牟一凌認為,在經濟復蘇背景下,周期價值股股價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盈利改善。后市建議投資者調整結構而非倉位,推薦兩條布局思路:一是配置化工、造紙、工程機械、建材、汽車板塊;二是從絕對收益與防守角度,考慮銀行、房地產、保險、煤炭板塊。
康崇利建議,可均衡配置順周期與科技雙主線。順周期方面,把握補庫存、經濟復蘇的主線;科技板塊值得中長期關注,在外部擾動平息后等待機會。此外,可關注三季報業績明顯好轉的部分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