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是決定公司中長期走勢的核心
“我相信研究創造價值。基本面是決定公司中長期走勢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要素。”華商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華商科技創新混合基金、華商研究精選混合基金基金經理童立表示,科技創新在很長時期內依然會是資本市場的一大投資主題。
研究創造價值
2011年加入華商基金以來,童立從研究員起步,到基金經理再到研究部副總經理。投資中,他對宏觀、行業、公司三個層面同等重視,善于自上而下精選行業和個股。童立堅信投資的核心來源,尤其是長期收益率的核心來源一定是深度研究,來自于對宏觀背景、產業趨勢,以及公司治理的辨別能力和把握能力。
對于具體公司,童立主要從景氣度、潛力強、真成長三維度衡量,并注重對管理團隊的考察。他認為,未來市場一定會更加分化,經濟結構會分化,質地不同的公司也會分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將更加考驗投資者的專業能力,比如對于行業理解的深度、對公司潛力把握的能力等。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建立在一種信托關系之上,基金經理管理的每一分錢幾乎都來自社會的公開募集。正因為如此,基金經理的核心職責甚至是唯一職責就是為基金持有人創造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收益。”
童立表示,為了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的投資業績,首先,要提升自己投資的專業能力,也就是獲取收益的能力,這點便來自深度研究;其次,需要搭建一套完善的風控體系,為投資穩定性保駕護航。
“希望基民無論是在什么時候買入我的基金,只要有相對長的持有周期,最終都能夠得到真正的回報,這是我自己管理產品的理念,我想也是公募主動管理基金經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此外,童立稱,我們正處于一輪大時代剛剛開啟的初期,無論是中國經濟本身正在進行的結構轉型與升級,還是資本市場自身的改革與深化,都奠定了未來中國資本市場黃金發展的堅實基礎。在這樣一個大時代趨勢下,希望通過努力為基金持有人不斷創造更好的投資回報。
優質科技股階段調整
帶來中長期布局時機
談及今年以來A股市場,童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很大、很宏觀的沖擊,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也使得相關產業鏈上的一些公司受到沖擊。
在童立看來,三季度市場整體表現較好,但相比上半年還是出現許多明顯的變化。伴隨著國內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經濟活動明顯復蘇,順周期行業在三季度取得了較好的表現。與此同時,在較好預期的支持下,決策層也表現出較強的定力,明確不會大水漫灌,推進相關政策回歸常態。在宏觀大環境有所變化的背景下,A股的高估值行業在三季度表現相對較弱,而受益宏觀經濟復蘇的行業則取得了較好表現。
雖然科技板塊前期經歷了不小的調整,但童立對其未來的發展空間依然充滿信心。
“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得更長一些,科技作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最核心推力,我們對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充滿堅定的信心。中國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轉型,5G、云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進步,雙周期疊加帶給中國科技行業的時代機遇將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優質科技公司的階段性回落與調整帶來的都將是中長期布局的時機。”
童立表示,科技創新在很長時期內依然會是資本市場的一大投資主題。他對于科技創新的理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目前國際上已有比較領先的技術,中國在這方面具有明顯差距的行業;第二類是同國際水平差距不大,受益于整個產業技術變遷和發展趨勢的行業。 “具體來講,第一類創新機會將主要體現在相對國際一線水平有一定差距的一些高端裝備制造、電子行業中一些半導體技術,以及計算機領域里一些軟件技術等;第二類科技創新的更多機會將集中在偏互聯網方向,包括云計算、大數據、5G產業鏈等中國在全球研發實力比較領先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