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工程指數調整 汽車股表現相對突出
本周滬深兩市表現分化,上證指數上漲0.91%,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1.17%、1.8%。中證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數本周下跌1.57%,成分股中,醫藥、消費等前期熱門板塊出現回調,汽車股則繼續上漲,金杯汽車和江淮汽車周漲幅分別為4.46%、1.56%。
對于汽車板塊的走強,匯豐晉信基金經理是星濤給出了依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國內汽車批發銷量686萬輛,同比增加14%,行業在持續復蘇。9月乘用車銷量為208.8萬輛,同比增速8.16%。隨著消費信心恢復以及對于獨立交通工具的青睞,汽車行業景氣度明年有望持續。
華創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乘用車企業由于體量大、中長期成長性強,是一輪景氣周期中不可錯過的投資主線,預計后期會進入趨勢投資階段,帶來估值溢價,應緊緊把握投資機會。
站在當前時點,盡管消費、醫藥等板塊出現明顯調整,但多家機構仍將其視為理想的投資賽道。
“醫藥板塊未來的成長性是非常確定的,隨著經濟發展以及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們對生命健康越來越重視。我們看估值,要看成長性,需要判斷的是貴的會變便宜,還是便宜的繼續變便宜,而不是簡單地認為貴的一定會便宜,便宜的一定會貴。”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基金經理葛晨稱。
天弘醫藥創新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郭相博認為,無論在A股市場還是海外市場,醫藥均是長期走牛的行業,創新領域是未來5年醫藥板塊的最大機會。相比于單純關注表面估值,尋找估值合理、符合產業趨勢、具備長期增長的優質企業更加重要。
諾德基金經理胡志偉表示,長期來看,大部分消費行業需求穩定且不斷演化。通常而言,消費品牌一旦確立之后可以享受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反復購買的紅利。基于我國龐大、統一的基礎市場,消費品企業有條件創造出先進、優質、有性價比的產品。隨著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消費品也有望成為全球消費者接受和喜歡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