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業績將成階段性主線 機構:投資者二季度不妨積極一些
上周A股主要指數震蕩上行,市場先抑后揚,滬指周線收獲三連陽。盤面上,成長風格領先,人工智能等主題繼續活躍。
展望二季度,機構普遍認為,4月市場將迎來宏觀數據和微觀財報兩個層面的數據驗證,投資者“二季度可以積極一些”,經濟基本面的好轉及業績超預期將是未來市場中樞上行的最核心動力。
TMT板塊擁擠度仍處于高位
近期,TMT板塊成交擁擠度連創新高,市場熱議該板塊交易情緒是否過熱,但上周TMT板塊仍然頂住壓力,部分龍頭個股股價甚至創今年以來新高。
對此,西部證券認為,交易擁擠度是衡量市場脆弱性的較好指標。交易擁擠度見頂前,由于成交熱度不斷上升,相應的熱門行業通常處于上漲狀態。而交易擁擠度見頂回落后,除2014年牛市普漲行情外,大多數熱門行業會有一定幅度回調。
西部證券表示,當前電子、計算機等行業交易擁擠度已經超過2021年8月和2022年8月,達到極致水平,下一步可能面臨一定回調。回調之后,業績基本面是下一步行情的風向標。如果行業基本面能在后續的季報或高頻數據中得到兌現,即使是較為擁擠的行業,后續仍有再創新高的機會。
興業證券的觀點更加樂觀。該機構表示,在產業趨勢浪潮及政策加持雙輪驅動下,短期交易擁擠度并不構成行情終結的充分條件,數字經濟仍然是市場的主線方向。
興業證券分析稱,經濟穩步復蘇,政策相對寬松但沒有大力刺激的跡象,指數層面缺乏趨勢性機會,只能在產業驅動和政策引領下面向未來找機會,這是本輪數字經濟逐漸成為市場共識與主線的宏觀背景。今年二、三季度,這種宏觀組合大概率將延續。此外,從公募基金持倉分位、外資持倉分位、股東戶數分位等廣義擁擠度指標來看,當前數字經濟中多數子板塊的擁擠度仍在低位,或剛剛進入抬升趨勢中,仍有較大上行空間。
“二季度可以積極一些”
4月3日是A股市場二季度首個交易日。一季度,A股分別經歷了價值、成長和主題的明顯估值修復,成長類板塊表現亮眼。展望二季度,中信證券表示,全球流動性和國內基本面兩大拐點已基本確立,并將在4月得到宏觀數據和A股財報兩個層面的驗證,疊加外部金融風險與地緣擾動明顯改善,預計A股全年第二個關鍵做多窗口將在4月開啟。財報業績將取代主題炒作,成為階段性主線,而作為年度主線的數字經濟產業和全球流動性拐點相關板塊將分化或輪動。
中金公司認為,A股市場的震蕩整理行情正在接近尾聲,建議投資者“二季度可以積極一些”。其支撐邏輯主要有三點:第一,經濟增長延續企穩跡象,一季度工業企業盈利可能是年內低點,二季度經濟數據和政策環境有望提振市場信心;第二,產業新趨勢及政策支持領域仍然是市場關注焦點,伴隨二季度增長進一步修復,投資者對經濟信心有望改善,泛消費領域的關注度有望提升;第三,美歐銀行業危機雖然仍受關注,但對資本市場影響有所減弱。
在光大證券看來,二季度基本面數據的同比回升將是市場上行的核心動力。當前市場雖然有了一定程度反彈,但漲幅仍不算高。光大證券認為,前期市場的行情與2020年4月至5月的市場行情類似:2020年市場在基本面數據環比修復接近尾聲的階段進入了震蕩區間,伴隨著2020年6月基本面數據的逐步好轉,市場開始了第二輪上行。
光大證券預計,二季度經濟基本面進一步好轉后,市場或將逐步擺脫弱勢,重回上行軌道。
財報業績將成為階段性主線
4月是A股一季報和上一年度年報集中披露期。與其他季報相比,一季報對于全年投資主線一般有更強的指向意義,一季報績優股在后期往往有較好表現。如過去兩年表現較好的新能源和儲能板塊,均在當年一季報出現了較高的業績增長。因此,在多數機構的二季度展望中均提到了業績的重要性。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回顧2010年以來4月財報季,當年盈利預期調升超5%的個股平均可獲得2%以上的超額收益表現,且超額收益與盈利提升幅度呈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前期回調充分且業績有望超預期的消費和新能源細分板塊有望迎來反彈,中期維度建議持續關注電子、游戲、地產鏈、軍工、醫藥等板塊。
國海證券分析認為,高頻經濟數據體現了一季度宏觀經濟延續弱復蘇態勢。全A增速預測模型結果顯示,一季度全A業績預測同比增速相比2022年年報業績預測同比增速小幅回暖。伴隨業績窗口期的到來,超額收益的來源將更貼合業績的相對優勢。短期來看,可關注業績有望超預期的部分消費、成長板塊如金銀珠寶、醫藥及光伏;中期維度則維持TMT或是全年主線的判斷。
海通證券認為,二季度是基本面數據“去偽存真”的布局時機,建議投資者關注黃金板塊的階段性機會,以及大消費行業結構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