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成為主要拉動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多數專家和研究機構表示,下半年,一系列有利因素將進一步助推消費穩定增長。
不過,目前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特別是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一些體制機制障礙仍然比較突出。對此,發改委表示,未來提振消費信心和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將成為“促消費”工作的重點,將進一步推進消費結構優化,加快培育中高端新增長點。
消費總體運行平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前6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8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近7萬億元,增長7.5%。但其中,4月到6月連續3個月的增速都低于3月份的零售額增速。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消費領域的這一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對此,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表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反映消費情況非常重要的統計指標,但它主要統計的是居民實物消費,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務消費的發展情況。綜合服務消費和實物消費總體情況看,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仍然保持比較合理的增長速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
對于未來消費的發展態勢,劉宇南表示,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政策效應將逐步釋放,一些季節性影響也逐步消除,短期負面影響因素逐步減弱以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應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時,隨著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消費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不斷提升,消費軟硬環境得到不斷健全,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也會逐步提高,這樣就會使居民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我國的消費結構持續優化,一些消費升級類的商品增速加快,服務消費需求持續旺盛,旅游收入和電影票房收入增長都在兩位數以上。并且,網上零售和農村居民消費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4.1萬億元,增長了30.1%,鄉村消費品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了10.5%。”劉宇南說, 這些積極因素都顯示出,未來我國居民消費仍然會保持平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