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短期波動將加劇
8月初以來,全球外匯市場風云激蕩,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則走出了“V”型行情。分析人士指出,2019年可能是美元指數長周期發生牛熊切換的一年,從2020年開始,美元指數可能步入新一輪下降長周期;目前來看,受多空雙方力量拉鋸影響,美元指數在98一線上下浮動,料未來短期內波動將加劇。
呈“V”型走勢
8月初以來,美元指數先抑后揚,走出“V”型行情。
據Wind數據,8月1日,美元指數先是延續7月底漲勢,盤中一度漲至98.9418的年內新高,隨后下行,當日收跌0.20%;之后兩個交易日連續下跌,并跌破98關口,8月6日盤中跌至97.2042的月內低位;隨后美元指數開啟反彈,14日盤中重返98關口,16日美元指數收于98.2022。值得注意的是,8月初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下跌0.37%,但振幅卻達到了1.79%。
分析人士指出,8月初以來美元指數的震蕩走勢與多空雙方力量的拉鋸密切相關。
一方面,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增強打壓美元指數走勢。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各主要央行開啟了新一輪的降息潮,美聯儲亦在7月底如期降息25個基點。富蘭克林鄧普頓多元資產解決方案團隊首席投資官Ed Perks表示,縱觀全球,可以看到市場已經開始對美國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作出不同反應,并普遍預期衰退將在今年年底或2020年出現,“雖然我們認為美國經濟短期內不會陷入衰退,但投資者不應完全忽視這個可能性。”美銀美林表示,美國經濟下行壓力上升,預期美聯儲可能在9月和10月的會議上分別再降息25基點,也有可能更加激進,在9月降息50基點,以實現其維持經濟復蘇的目標。
另一方面,由全球貿易環境趨緊帶來的市場避險需求助推美元保持強勢。在各主要央行紛紛考慮放寬貨幣政策的背后,有一個共同的擔憂,那就是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給全球經濟前景帶來的不確定性正在進一步增強。當前,美歐貿易談判、美日貿易談判都未取得實質性成果,日韓貿易摩擦也正在不斷發酵,在此背景下,市場避險需求迅速攀升,美元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