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美債加入負收益率陣營 全球基金急尋替代品種
隨著避險投資情緒依舊高漲,美國短期國債也加入負收益率陣營。
3月25日收盤時,1個月美國國債與3個月美國國債收益率分別跌至-0.01%與-0.03%,時隔4年半再度跌入負值。
在BK Asset Management宏觀經濟研究主管Boris Schlossberg看來,此次短期美債收益率跌入負值,具有相當高的偶然因素——3月25日美國COMEX黃金期貨交易市場遭遇罕見的逼倉事件引發金價跳漲,令眾多對沖基金只能轉而涌入短期美國國債避險,令后者收益率迅速跌入負值。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3月26日COMEX黃金期貨市場逼倉狀況明顯緩解,但短期美債收益率依然未能擺脫負值窘境。截至北京時間3月26日21時,3個月期美債收益率依然徘徊在-0.008%附近,而1個月期美債收益率維持在-0.051%附近。
Boris Schlossberg認為,這背后,是鑒于美國經濟大概率陷入劇烈衰退,金融市場對美聯儲短期內繼續降息,將基準利率降至負值的預期正在升溫。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對沖基金正針對美聯儲無限量QE計劃開展新的套利投資,即先推高短期美債價格,再賣給美聯儲獲利,導致美債收益率趨于轉負。
“若美債收益率趨于跌入負值,對全球資管機構固定收益組合配置絕不是好兆頭。”一家美國大型資管機構固定收益組合投資主管向記者直言。在歐洲日本債券收益率悉數跌入負值后,眾多全球資管機構只能依靠高杠桿買入美債,博取可觀的正回報。如今美債收益率也開始跌入負值,他們必須重新尋找能產生正回報的替代品種,但找到替代者絕非易事。
短期美債收益率緣何轉負?
在多位華爾街基金經理看來,3月25日晚短期美債收益率驟然跌入負值,與當天COMEX黃金期貨市場遭遇罕見逼倉事件存在著密切關系。
具體而言,由于美國暫停了美歐飛行航線,導致大量黃金現貨無法從歐洲運往美國用于COMEX黃金期貨交易,3月25日當天大量對沖基金紛紛借美聯儲無限量QE計劃的利好效應,大舉買漲COMEX黃金期貨價格,向空頭進行逼倉狙擊,令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一度跳漲約100美元/盎司。
“當時COMEX黃金期貨做市商一見期貨合約交割存疑,也不知道如何設定合理報價撮合交易,導致金價漲幅更加劇烈。”Weeden &Co.首席全球策略師Michael Purves回憶說,其結果是大量對沖基金與資管機構紛紛涌入短期美債市場避險,令1個月與3個月美債收益率迅速跌入負值。
在他看來,經歷了此前美股劇烈大跌與多次熔斷,如今眾多華爾街對沖基金與資管機構依然對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相當“忌憚”,寧愿加倉兼顧低波動性與高流動性,且有美聯儲無限量QE計劃“兜底”的短期美債避險,也不愿貿然加倉漲跌幅度加劇的黃金避險。
記者注意到,盡管美國COMEX交易所迅速將倫敦金條納入期貨合約現貨交割品種,有效緩解這場逼倉風波,不少對沖基金并未隨之減倉短期美債,令1 個月與3個月美債收益率依然徘徊在負值。
究其原因,眾多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認為短期美債收益率跌入負值是“遲早的事”。究其原因,一是美國經濟大概率陷入劇烈衰退,將迫使美聯儲不得不在短期內扣動負利率扳機,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刺激經濟復蘇,二是美聯儲釋放無限量QE計劃,也令短期美債價格進一步趨于上漲,收益率轉負的幾率大幅上升。
此前,美國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預測美國第二季度失業率可能達到30%,當季GDP將降低50%,令對沖基金押注短期美債收益率轉負的底氣更足。3月26日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飆升至328萬,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令對沖基金更加堅信美債負收益率時代正快速逼近。
“過去一天,多家對沖基金紛紛買入3個月期美債押注短期美債收益率跌至-0.03%的美債看漲期權,或大幅壓縮逾30%的1個月、3個月美債期貨空頭頭寸。”一位美國債券做市商告訴記者。押注短期美債收益率繼續跌入負值,儼然成為眾多對沖基金眼里勝算頗高的套利交易之一。
機構急尋替代品種
隨著短期美債收益率轉負,不少全球資管機構紛紛急尋能產生正回報替代品。
“在3月25日短期美債收益率轉負后,我們已考慮削減逾30%美債頭寸。”前述美國大型資管機構固定收益組合投資主管向記者透露,一旦美債收益率轉入負值,將對他們整個固定收益投資組合年化正回報率構成不小的沖擊——目前他們債券投資組合里,逾50%配置在美國歐洲日本國債,若這些國債收益率悉數轉負,他們只能靠債券價格上漲獲取正回報,投資風險相應增加不小。
然而,要找到理想的替代品種,令他感覺相當棘手。
“此前,我們會買入具有高分紅特點的美國藍籌股,并通過股指期貨對沖股價波動風險,依賴穩定的利潤分紅替代債券投資正收益,其間我們還會加倉高信用評級,年化收益在3%左右的美國企業債,對沖美債收益率走低風險。”他指出。然而,隨著疫情全球擴散導致美國經濟大概率劇烈衰退,美國藍籌股盈利能力隨之大降,高信用評級企業債也因美元荒遭遇拋售與價格大跌風險,令他們感到這些品種難以支撐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繼續獲取理想的正回報。
上周起,他們曾考慮加倉高信用評級,且收益率在3%-4%的新興市場國家國債,但隨著美元荒加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資本流出壓力驟增與金融市場動蕩,他們只能選擇避而遠之。
“最終,我們只能回歸到最簡單的買美債套利模式,即沖著美聯儲無限量QE計劃,先大舉抬高不同期限美債價格,再賣給美聯儲獲利。”他指出,按本周美聯儲每天認購750億美元估算,買美債套利辦法的確能產生一定的正回報,但它的持續性未必能很久。
一位華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也向記者坦言,面對美債收益率趨于跌入負值,他們能做的,一是減持1年期以內美債頭寸,將現金持有比例增加4-5個百分點,盡可能減少持債到期損失;二是加倉10年期以上美債頭寸,借著當前長期國債收益率依然為正,鎖定債券投資組合持有到期的正回報;三是買入波動相關性較低的不同地區新興市場國家高信用評級企業債與國債,在分散投資風險同時靠新興市場國債相對高收益,實現整個固定收益投資組合年化3%的收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