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投資顧問的副總經理于善輝先生演講
謝謝主持人,我們作為特別主辦方討論基金的話題,首先允許我代表銀河無證券,中信證券和證券報,我們一起做的這個活動,以及金牛獎對基金業的特別貢獻。今天受主辦方的要求,對基金的話題做一個展望,我利用一些時間和大家交流三個方面的話題,因為我本人還有特別協辦方重點集中在基金話題上,我主要講三方面,第一個是2007年的輝煌,我做一個回顧,08年出現新的動向和趨勢,這些動向和趨勢,我們認為對于基金投資和基金公司來說帶來什么影響?最后我們看到基金業的蓬勃發展,發展過程當中,總會有這樣那樣沒有完備的地方,或者還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我提出來一些建議,整個基金業要做一個常青的行業,就必須不斷為客戶總結,不斷解決。
首先看一下2007年的回顧,第一個業績非常出色,應該說又創輝煌,為什么又創輝煌?在過去基金業十年的時間里,2007年在過去八年里,基金以專業的投資能力,在市場獲得廣泛的認可,2007年投資者瘋狂的認購,即使最艱難的2004年,2005年,開放式基金都取得了正的回報,不僅僅超越市場。在業績的引導之下,基民的投資熱情高漲,2007年大家看兩個市場熱度的指標,一個是基民開戶數不斷攀升,股票帳戶開戶數不斷攀升。
基金話語權進一步攀升,基金規模在過去十年時間里面,在2008年只有100億,到2007年年底達到3.2萬億,占市場市值達到28%。基金公司前幾名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這也體現了很強的分化,第一名基金公司有2千多億的資產,最后一名只有幾億的資產。從這個過程里可以看到強者恒強的局面。
前面回顧的是行業的業績以及行業層面發展的軌跡,以及對于市場的影響。接下來是來看基金投資操作和業績獲取能力以及對于市場影響的狀況,我用了一個指標反映,看一下基金換手率的情況,第一個結論,基金作為一個專業的投資者在2007年體現了它的專業性,體現在投資理念本身的合理和投資業績本身的持續性。這種合理體現在,2007年平均水平換手率8倍,基金換手率4倍不到,換手率低于市場平均水平,在這過程中反映了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另外一點,我們整個換手和業績之間的關系,雖然沒有明顯的關系,但是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獲得好業績的基金,換手率一般比較低的,比較差業績的基金換手率相對高一些,所以保持合適的換手率,對于整個收益的獲取有很大的好處。
今天的論壇主要鎖定金牛基金公司和金牛基金,作為這樣一個整體,整個績效的情況怎么樣呢?我的評價是穩健而有效,從這投資可以看到,平均換手率相對市場而言低了100個百分點。以一個高效的運作獲得高效的業績,整個基金公司平均是124.%,非金牛基金業績為121%。金牛基金公司換手率只有191%,而非金牛基金公司達到302%。大家做投資交易是兩個目的,一個獲取超額的回報,另外優化自己的組合,以很小交易的成本來換取非常不錯的業績,運作非常穩健而有效。這是對于2007年從公司和產品以及對比上做出的回顧。
從政策和監管層面來說,2007年也是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和不斷進一步推進的過程,可以看到創新型封閉式基金問世,瑞福分級迎合了市場,豐富市場的產品線,對于銷售環節的完善,等都是基金業成長的重要基礎。
以上對2007年做了簡要的回顧,2008年市場在震蕩,出現哪些新的動向呢?我簡單概括四個方面,一個是基金發行和政策調控相生相伴,我覺得值得探討,提出這樣的現象,從來沒有過這么高密度的發行,年初到現在26只偏股基金,14只債券基金,1只QDII獲批,2007年全年批準了38支基金。并不是說誰會利用這個控制市場,或者誰利用這個引導和調控市場,我們希望的是如果我們基金發行制度做一些改變,會有利于市場健康發展。2007年市場很火爆基金不讓發,使很多基金都很臃腫,老百姓有理財的需求,要買基金,但是又沒有新基金可買,只能買老基金,把一個幾十億老基金搞成幾百億,原來幾十億的老基金,做不了特色,比如做中小盤做有效的安排,做幾百億就沒辦法實施了。所以如果發行制度是核準制,一個基金公司就好好給客戶理財,就不限制它的發行,市場可能會更合理一些,以市場的手來引導各個方面,我覺得會更合理一些。
第二個方面,整個震蕩的市場和基金業績基金選擇,市場從去年最高6100多點到昨天3000多一點零頭,現在很多基民退出不少,引發了擔憂,基金還值得我信任嗎?我應該怎么選擇,接下來該怎么處理?所以我們看到在市場非常繁榮的時候,大家在拼命叫投資者教育,再這樣的過程當中,震蕩行情中基金績效還是過得去的,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年初到現在大盤一季度將近40%的跌幅,而基金的平均業績只有20%多一點跌幅,相對大盤來說是抗跌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基金還是值得大家信任的,而更多需要投資者重新認可基金投資的理念和投資的哲學,以及重新來定位基金作為一個金融工具,應該怎么在理財資產里面,占據什么樣的位置,這是重新回過頭來需要總結和回顧的地方。
震蕩市場中債券型基金受到青睞,一個由于抗跌,另外獲得不錯的業績,另外一個角度,是基民逐漸走向成熟,使自己的資產有多方面的搭配。另外一個現象,基金公司專戶理財資格獲批,第一批9家,第二批8家,第三批5家,第四批3家,有一半以上獲得了資格。現在基金公司都在追求小而全,社保整個得爭過來,專戶資格得爭過來,QDII的資格我也要爭,但是人員隊伍相對比較緊缺,我們引發一個思考,我們基金公司能不能做的小而精,做的更專著一些,更專業一些,我們希望這樣,但是現在處在跑馬圈地的階段,發展需要規模的支持,我們希望經過這樣的積累,能夠在整個基金業的基礎方面有一個夯實的過程。
我們對2007年做了一些回顧,對2008年做了一些展望,我們結合基金業的一些問題做了一些思考,主要體現這些方面,以散戶為主的持有者結構需要做什么事情,公司的同質化和產品同質化需要我們制訂什么樣的戰略,基金類型的結構的失衡,還有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的問題。從這些角度來說,我們目前90%以上是個人投資者,不知道基金是什么?認為只要買了就賺錢,偏愛新基金,造成炒基金比較明顯,巨額申購贖回。來認購基金,我們基金公司中間服務商有義務讓他認可他認購的基金公司。
第二個是基金公司的同質化和產品同質化,目前體現在公司定位綜合性公司,都追求小而全,在產品同質化上趨同,基金風格隨著市場漂移非常嚴重。雖然我們看到了輝煌的業績,但是在輝煌業績之下做一些總結和回顧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有待于完善的地方,而這些地方有待于公司和中間服務商能夠重視起來,能夠夯實基礎。從整個產品結構來講,偏股型基金單邊發展,占市場規模94%左右。還有一點從業人員激勵問題,2007年,2006年基金平均業績都翻了一倍多,而基金經理,投資總監,做了不錯的績效,公司獲得不錯管理費的時候,而這些人員也需要得到激勵,不僅僅是靠公司。從激勵的角度來說,有一些嘗試,但是還不夠,進而引發的是一系列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和基金經理去私募的情況,這是人員流動的狀況,2007年全年有近250人的基金經理的變換。進一步統計另外一個數據,設立期限在4.1年以上基金,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只有1.3年,這跟基金經理制度不健全有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健全對基金從業人員的激勵制度,更合理一些,對基金基礎有很強的作用。
作為一個總結性的建議,第一點穩固基礎,把輝煌的東西能夠延續下去,基礎鞏固非常重要,從投資者角度,從持有人角度有相應的改善。第二點擴大聯盟,強大產業鏈,發展中間服務商,提高對基民的服務。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政策層面在輿論層面,在社會各個方面有一個很好的環境。還有創造一個和諧的生態,創造一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基金業,使得整個基金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輝煌的基礎上能夠延續下去,能夠持續下去。
回過頭說一句話是我今天演講的主題,基金無論從業績還是投資操作來講,還是從管理來講,我們認為雖然現在市場在震蕩,基金也虧了一些錢,但是長遠來說基金作為專業理財工具還是值得大家信賴的,還是值得大家一直關注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