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5月乘用車零售量環比增長近三成
處于近6年同期歷史最高值
6月9日,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乘用車零售量達到135.4萬輛,同比下降16.9%,環比增長29.7%,5月零售量環比增速處于近6年同期歷史最高值。1-5月累計零售量達731.5萬輛,同比下降12.8%,減少107萬輛,其中4-5月同比減少了86萬輛。
零售量環比改善
乘聯會表示,5月全國乘用車零售量同比下降16.9%,4月同比下降35%,降幅縮窄了17個百分點,“穩產保供”舉措逐步顯現效果。
自主品牌零售量和市場份額有明顯提升。5月,自主品牌零售62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29%;在國內零售市場的份額為46.3%,同比提升9.8個百分點;1-5月累計市場份額為46%,比2021年同期提升8.6個百分點。
5月豪華車零售18萬輛,同比下降29%,環比增長52%。前期京滬等豪華車主銷區域受防疫封控形勢變化影響較大,近期改善明顯。
主流合資品牌5月零售56萬輛,同比下降28%,環比增長24%。其中,5月日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為20.9%,同比下滑2.4個百分點;德系品牌市場份額為23%,同比下滑2.2個百分點;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6.9%,同比下滑3.7個百分點。
華泰證券表示,隨著復工復產的進行,廠商的生產節奏恢復,2022年下半年將成為國內自主品牌及造車新勢力的車型投放高峰。此外,6月1日起,購置稅減征政策及各地促消費措施陸續執行,各品牌的升級款車型、全新車型陸續投放,或有力拉動消費者購車需求,汽車銷量有望迎來快速回升。
新能源汽車保持高增速
新能源汽車5月批發零售量均保持了高增長。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42.1萬輛,同比增長111.5%,環比增長49.8%。1-5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189.2萬輛,同比增長117.4%。零售量方面,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6.0萬輛,同比增長91.2%,環比增長26.9%;1-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171.2萬輛,同比增長119.5%。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幅領先。5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26.6%,較2021年5月11.6%的滲透率提升15個百分點。5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51.8%;豪華車中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9.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4.0%。
5月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13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的80%。其中,比亞迪以114183輛的批發銷量遙遙領先,上汽通用五菱為37313輛、特斯拉中國為32165輛、奇瑞汽車為21772輛。
中信證券表示,隨著2022年補貼政策的落地,疊加優質車型持續投放,未來行業智能電動大趨勢將加速演進,推動電動化、智能化景氣向上。
預計6月產銷增長10%以上
乘聯會表示,全國各地復工復產循序漸進,6月乘用車生產能力很強,預計產銷同比實現10%以上增長,上半年有望以火爆的局面收官。
供給端6月有望大幅好轉。上海地區處于全國汽車制造的核心樞紐地位。隨著上海復工復產推進,疊加物流運輸堵塞相關專項紓困措施落地,全國汽車生產能力有望得到充分釋放。同時,經銷商大面積關停、客流下降的現象在6月也將會大幅改觀,拉動銷量提升。
消費需求也將在6月迎來釋放。600億元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從6月1日開始實施,疊加各地促消費政策集中在6月開始發力,乘聯會預計,3-5月的延遲消費需求將有一定的釋放,有利于6月零售量提升。
乘聯會認為,購置稅減半措施對消費有巨大刺激作用,給消費者消費升級給予政策指引,促進主流消費群體恢復消費信心,并有效降低主流消費群體購買壓力,拉動汽車消費恢復到正常軌道。
乘聯會表示,2021年售價在30萬元以下且排量為2.0升以下的車型比例達到了乘用車總體零售量的77%,本輪政策將有效地激發占車市77%比例的消費潛力,同時也體現了普惠導向的政策制定初衷,預計政策將帶來200萬輛的零售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