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開證券:建議關注需求側改革、產業鏈自主可控、新能源三條主線
本周市場表現較為低迷,指數整體回調,量能出現萎縮。行業方面多數下跌,食品飲料、休閑服務、電氣設備呈現結構性行情。
12月13日,粵開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殷越認為,盡管短期指數依舊存在震蕩的可能,但下方空間較為有限,從基本面來看,下周即將公布份11月經濟數據,經濟大概率延續較強復蘇,進一步夯實市場的上漲基礎;政策面來看,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財政和貨幣政策大概率回歸常態、穩中有退,財政政策注重穩健,貨幣政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結構性調整,強調擴大內需、科技創新、高水平對外開放,消費和科技創新相關領域的投資邏輯進一步明確,有利于提振市場情緒;情緒面來看,當前臨近年末,在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的共振之下,跨年行情有望逐級展開;技術面來看,滬指下方具備60日和120日均線雙重支撐,繼續大幅調整的空間較為有限,短期或以震蕩整固的形勢消化上方風險,若后續量能配合釋放,大盤有望企穩回升。
配置方面,殷越建議關注需求側改革、產業鏈自主可控、新能源三條主線。
一是,需求側改革,重點關注擴內需的主要動能消費領域。細分領域重點看好受益于政策補貼、消費升級、需求持續釋放的家電板塊,新能源頂層規劃政策支持及需求回暖的汽車板塊,業績表現較為穩定的白酒板塊。
二是,產業鏈自主可控,重點關注科技創新相關領域,如芯片、計算機、新材料等。進出口數據表明我國集成電路國內自給率較低,到2025年芯片自給率目標是由目前的30%提高至70%,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廣闊,芯片領域將迎來加速發展期。我國計算機行業安全可控產業鏈在數據庫、辦公軟件等領域已具備一定的成熟度,但是在CPU、存儲器、操作系統、信息安全軟件等關鍵領域尚有替代空間。新材料一直是我國重點建設領域之一,重點關注三方面:一是高溫合金材料,二是碳纖維復合材料,三是MLCC。
三是,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目標設定,提升空間較大,利好新能源主題投資機會。12月12日,國家領導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9月底,我國風電裝機2.23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23億千瓦,未來提升空間較大,相關項目有望逐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