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賦能 券商與第三方平臺構筑共贏新生態
在“互聯網+”日趨繁榮的今天,金融科技賦能證券行業已不再是新鮮事。除了銀行、保險公司外,多家券商和騰訊云、阿里云、華為云等實現合作,進一步提升行業服務的質量與效能,合作領域涉及互聯網證券業務場景創新、AI智能應用等。
重塑券業服務生態
在行業競爭升級、科技浪潮來襲和監管政策引導的背景下,金融科技深入滲透證券行業,正重塑著券商的展業模式。“金融科技+智慧券商”重構了證券行業的金融服務生態。中銀證券分析師王軍表示。
對于“金融科技+智慧券商”模式下的券商業務場景,王軍表示,在零售客戶服務方面,金融科技主要強化客群的廣泛化和服務的差異化,對券業財富管理轉型有重要推動意義;在機構客戶服務方面,金融科技聚焦于業務線上化、自動化和智慧化,提高業務效率,減少人力、時間成本,滿足專業機構客戶較高的極速量化交易系統需求;在中后臺運營管理方面,金融科技主要運用于質控風控,保障業務安全。
王軍強調,在科技賦能和資本市場改革的背景下,2021年證券行業將在財富管理和投投聯動方面擁有出色的表現。
華西證券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澤晶表示,券商有望借助第三方平臺增強獲客能力,增加經紀收入。
劉澤晶指出,券商租用第三方平臺開展證券業務活動,核心是利用平臺流量基礎提高獲客效率。當前傳統券商APP月度活躍用戶與東方財富、同花順等第三方機構相比有較大差異,與頭部支付平臺相比更是存在巨大流量鴻溝。在月度活躍用戶落后較多的情況下,券商具有較強動力通過第三方平臺導流。
金融科技迎加速發展期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年資本市場改革新政頻出,金融科技行業景氣度持續上揚,《證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證券業務活動管理規定(試行)》也從側面彰顯監管層對于金融科技創新的鼓勵態度。金融科技行業將迎來第二春。
劉澤晶分析稱,從歷史上來看,重大制度創新不僅能直接帶來系統模塊的改造優化,同時還將極大刺激市場交投熱情,驅動金融機構業績向好,同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伴隨《管理規定》超預期落地,后續有望形成政策接力,共同推動金融科技加速爆發。
哪類第三方平臺將從中受益?
劉澤晶表示,《管理規定》清晰地界定了券商與第三方的合作邊界,允許券商通過第三方平臺導流獲客展業,新生態下三類平臺將受益:一是具備流量優勢的支付平臺;二是用戶畫像精準、客群匹配的證券交易平臺;三是具備金融背景的銀行平臺,例如招商銀行、平安銀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具備更高的潛在轉化能力,證券交易平臺仍是券商首選! 劉澤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