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指數兩周年 長江研究重磅推出本土化ESG評級和300ESG系列指數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8月30日,在長江證券2022年度秋季投資策略峰會上,長江證券研究所戰略數據組主辦了以“百年變局綠色機遇:碳中和下ESG實踐與趨勢”為主題的專題會場。在此次專題會場中,長江證券研究所戰略數據團隊負責人陳潔敏發布了長江特色ESG評級體系及長江300ESG系列指數。
長江證券研究所戰略數據團隊負責人陳潔敏發布長江特色ESG評級體系及長江300ESG系列指數。來源:長江證券
根據介紹,長江特色化ESG評級體系依托于長江證券研究所全行業覆蓋的專業化研究平臺,結合A股上市公司ESG數據披露現狀和海內外相對成熟的ESG理論實踐基礎定制而成,包含17個議題、42個關鍵定量及定性指標點、65+數據點,覆蓋被評級公司在特定議題上的立場、管理、實踐、績效、爭議項等各個維度,并增加了本土特色指標符合中國企業發展實踐。
同時,恰逢長江指數推出兩周年之際,聚焦于ESG實踐效果較佳的滬深300指數,長江指數版圖上又增添了長江300ESG系列指數,該系列指數立足于長江研究本土化ESG指標體系,優選滬深300內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及三個維度綜合下表現較優的企業構建長江300ESG領先指數、300環境領先、300社會領先、300治理領先共4只指數,旨在追蹤滬深300內ESG最佳實踐企業及各個維度下得分靠前企業的整體表現。
多名專家探討ESG投資理念與實踐
在本次專題會場上,來自海內外可持續發展及相關領域的專家還就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公募基金的ESG投資實踐與挑戰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和分享。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教授邱慈觀分享了以綠色金融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話題,界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兩個宏觀維度及其前瞻性,解讀目標導向的金融從兩維到三維轉變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以及現階段各方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重要突破。
如何將ESG理念融入發展基因、積極滿足市場多元化ESG投資需求也成為了公募基金面臨的新命題。國投瑞銀總經理王彥杰做了主題為《公募基金ESG投資發展與挑戰》的演講,提出了財務回報ESG因子的概念,認為將主要的非財務可持續性因子納入投資流程,可以更好評估投資目標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價值鏈風險及創新與增長能力。
王彥杰認為,當前整個ESG投資圈仍較為小眾,存在數據不標準、評級間相關性低、投資者教育門檻高等問題,為了規范ESG投資,國際上提出了各類政策針對上市公司和投資組合進行反“漂綠”。他指出,國投瑞銀配套了規范的ESG投資流程,開發了豐富的投資策略來匹配ESG融入方式,提出了適用于多類基金的ESG整合策略、適用于ESG主題基金的ESG專注策略以及影響力投資,從行業研究員、ESG分析師到基金經理,投研全程嵌入ESG因子,落實主動管理權體系。
銀華基金研究部ESG研究員王博在本次專題會場上表示,當前銀華基金內部已經設立專職的ESG研究團隊,與傳統投研和職能投研系統進行無縫結合,銀華基金已整合了豐富內外部資源,搭建了銀華ESG評分體系,對于客戶的ESG整合、盡責管理、氣候變化等要求做好了充分準備。
銀華基金總經理及董事王彥杰發表演講。來源:長江證券
中國ESG投資正在迎來“黃金發展期”
從碳中和背景下ESG實踐維度來看,標普亞太區公司治理與ESG策略董事張譯戈認為,碳中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基礎上,優化資源配置,形成減污降碳的約束機制,幫助投資人發現有潛力的上市公司。標普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有ESG整合策略的資產將超過53萬億美元,頭部機構投資者中已將ESG策略納入投資考量的占比超80%,超75%的投資者表示考慮接下來兩年將不再投資ESG表現不好的企業。
與此同時,商道融綠首席執行官張睿提出,在政策推動、市場響應等因素綜合作用下,中國ESG投資正在迎來“黃金發展期”。商道融綠發布的《A股ESG評級分析報告2022》顯示,A股整體ESG綜合評級提升明顯,但ESG風險仍是上市公司面臨的重要風險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