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趙然:中長期資金入市加速 有望推動資本市場呈現四大新發展趨勢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中信建投證券非銀行金融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師趙然8月25日發布研報稱,中長期資金入市加速,有望推動資本市場呈現四大新發展趨勢。
具體而言,第一,中長期資金入市有望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繁榮。資本市場的活躍離不開投資者的信心和資金面的支持,而以上兩者實質上與融資端企業的長期成長性、投資端資本市場中的長期資金力量密不可分,長期資金的引入是資本市場慢牛、長牛的基礎。第二,指數化投資發展加速,資本市場資金結構優化。目前國內市場化運營養老金及買方投顧轉型均處于起步階段,同時資本市場買方機構力量相對不足,在此背景下,市場有效性相較海外較弱,主動管理仍能獲取相對持續的超額收益,指數化投資尚處發展初期。第三,機構投資者擴容,衍生品對沖工具的風險管理重要性提升。“機構投資者”“風險管理”“金融衍生品”是證監會對于衍生品市場提及的高頻詞匯,反映出證監會對機構投資者參與衍生品市場交易目的的明確以及金融衍生品未來發展定位的展望。第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投融兩端良性循環。
趙然表示,近年來,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堅持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整體保持凈流入,在保值增值的同時,實現了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資本市場工作重要部署,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針對該重要部署,證監會近期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從投資端、融資端和交易端多維度專門制定工作方案,確定了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這與未來引導中長期資金更好參與資本市場形成相互補充。
趙然認為,我國國內市場潛力大、產業基礎雄厚、發展空間廣等優勢明顯,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經濟內生動力的增強,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大,經濟有望持續恢復向好,權益投資仍可帶來優秀長期投資回報,各類資管機構應予以戰略重視。具體來看,隨著資管新規打破剛兌,保險資金按照舊有投資模式面臨“資產荒”,權益資產吸引力進一步上升。而銀行理財資金在全面凈值化的背景下,通過權益投資增厚產品收益也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