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證券2023年歸母凈利同比增長六成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長城證券4月23日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91億元,同比增長27.66%;實現歸母凈利潤14.38億元,同比增長60.00%。報告期內,公司總資產為1156.42億元,歸母凈資產為285.90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15.36%和3.70%。同時,長城證券本次擬以總股本40.34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15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4.64億元。
2023年,長城證券經營持續穩健。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位列行業第28名,較上年提升12名;凈利潤位列行業第25名,較上年提升5名。在細分業務領域,公司證券投資收益位居行業第18名,較2023年年初上升14名;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位居行業第19名,較2023年年初上升102名;股票主承銷收入位居行業第20名,較2023年年初上升29名;財務顧問業務收入位居行業第18名;投資咨詢業務收入位居行業第21名。
長城證券的主營業務為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及交易等。2023年度,財富管理業務仍是長城證券業務“護城河”,實現營收23.1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比重58.03%;2023年,長城證券自營業務可圈可點,年報數據顯示,長城證券2023年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26.28億元,同比增長302.68%,主要系自營業務投資收入增加。
財富管理業務方面,長城證券積極推動財富管理轉型,踐行“以客戶為中心”,通過精細化運營和金融科技賦能,服務居民財富管理,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圈。投行業務方面,長城證券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直接融資,公司2023年主承銷IPO項目3單,北交所首發項目1單,再融資項目2單,總規模39.27億元。公司為2023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A類的12家證券公司之一;2023年證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A類的14家證券公司之一,且連續四年獲此殊榮。此外,公司還獲得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一般主承銷商資格。
2023年,長城證券治理水平持續提升,獲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23上市公司董辦最佳實踐,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市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評價A級。履行社會責任方面,長城證券積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投入總金額1006.90萬元,公益捐贈總金額602.25萬元,消費幫扶采購金額404.65萬元,投資者教育活動開展次數1949場次,投資者教育活動服務人次逾45萬人次。
長城證券表示,公司以科創金融、綠色金融、產業金融為特色,2023年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加快構建長城證券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產業金融方向,長城證券持續強化產業研究能力,積極開拓產融協同新模式,推動基礎設施公募REITs及權益型類REITs,聯合設立海南長富股權基金。科創金融方面,2023年長城科創金融智慧生態平臺3.0——長城長纓APP正式發布,引入華能供應商2.5萬余家,儲備華能產業鏈企業342家。綠色金融方面,長城證券踐行ESG發展理念,債權綠色融資及股權綠色融資項目承銷規模20.45億元;符合統計口徑綠色投資資產21億元,同比增加35.95%。數字券商方面,長城證券以“1+6+N”為策略,即一個科創金融智慧生態平臺+六大支撐體系賦能平臺+N個業務場景賦能平臺。
產融結合方面,近年來,中央要求金融領域要更加聚焦于服務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作為央企中國華能旗下上市券商,長城證券依托主要股東在電力、能源領域的產業稟賦和雄厚實力,服務實體經濟,走出了一條“從金融中來,到產業中去”的產融結合差異化道路。據悉,為推動產融結合,2024年4月,長城證券正式成立了專門服務于產業的“集團與戰略客戶部”,在市場化競爭的前提下,服務集團主業和其他大型能源電力企業等重點戰略客戶,加快構建一站式、一體化長效服務機制,全力構建產業金融新生態、催發服務實體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