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證券:貫徹落實新“國九條” 助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國務院近期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西部證券表示,《意見》通過“1+N”政策體系,從上市公司監管、中介機構定位和資本市場生態三個方面,體現了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構筑了凸顯資本市場政治性、人民性的新秩序框架。新“國九條”緊密貼合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趨勢,為證券公司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推動資本市場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界定了清晰的戰略導向與實施路徑。
在西部證券看來,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應當將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等有關精神、“兩強兩嚴”政策文件,以及新“國九條”及配套政策體系相結合,自覺肩負起“實現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政策總體要求的重任,從投資供給與融資需求兩個維度同步施策,有效引導資本市場行業做優做強,協同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生態體系的快速構建。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西部證券作為國有控股金融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有效發揮投資、投行與研究“三駕馬車”專業驅動力,深入參與市場結構的優化調整,理性引導資金有效配置,全面提升投融資雙方的匹配效率,助推我國上市企業整體質量與實力的提升。同時,著重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讓投資者更好分享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全力推動構建更具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資本市場環境。
嚴把上市關卡 當好資本市場“看門人”
西部證券認為,證券公司應自覺壓實“看門人”職責,嚴格把控發行上市的準入門檻,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具體而言,西部證券表示,一是在體系建設上,結合最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征求意見稿)》等7項業務規則,積極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完善,堅持各板塊定位的差異化和互補發展模式,增強資本市場適應性、包容性;二是保薦業務中,著力提高發行上市輔導質效,切實強化保薦機構對發行上市全過程的責任落實,加大發行保薦業務全鏈條監管力度,通過增強制度的穩定性及約束力,確保資本市場環境健康有序,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和資本市場穩定性。
西部證券堅持底線思維,建立健全保薦業務制度體系,細化項目承攬與立項、盡職調查、內核與材料報送、定價承銷以及持續督導等各環節的執業標準和操作流程,全面提高發行上市輔導質效。具體措施上,一是恪守業務規則和行業規范,切實履行保薦職責,嚴防業務風險,確保盡職調查過程合規審慎;二是準確把握資本市場各板塊的定位特征,合理引導企業選擇合適的上市板塊,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包容度;三是不斷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長效機制,確保上市公司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等有關義務,保障信息的真實、準確,實現對投資者信心的長期提振。2023年,西部證券在深交所主板、創業板共有2單IPO項目成功過會,并順利完成1單主板IPO、1單科創板IPO和2單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發行上市工作,有效增強了公司對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不同金融需求的適應性和響應能力。
緊跟戰略導向 當好實體經濟“服務商”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周期中,證券公司應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平臺優勢,圍繞做好“五篇大文章”,及時找到金融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破題之法。
西部證券表示,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方向,審慎開展高資本消耗型業務,著重強調新質生產力“新”“質”“力”三者的內在關聯,凸顯新技術、新模式、新動力,著重高質量、高水平、高品質的篩選原則,展現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優先為順應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企業提供包括上市融資、并購重組、發行債券在內的全方位金融服務。
西部證券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平臺優勢,主動擔當國內科技創新“動力引擎”,促進新質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一是在“新”上,2023年,西部證券作為主辦券商助力5家小微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服務對象涵蓋精密儀器制造、高端機械設備、先進電子設備、活性劑研發生產,以及特種材料技術等多個具有專精特新技術的企業,有力促進了相關產業集群的結構轉型升級。二是在“質”上,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利用私募投資基金賦能科技企業成長。目前,西部證券全資子公司西部優勢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擔任管理人的西證(寶雞)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完成備案工作,西部證券將憑借“基金+招商”產業投資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向寶雞市重點產業鏈和優質企業聚集。三是在“力”上,大力支持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充分利用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多種金融工具,協助陜文投、中交一航等陜西乃至全國各地國有企業依托資本市場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
支持“長錢長投” 當好社會資金“蓄水池”
西部證券表示,券商應在增強產品能力、做大資產管理規模、提升機構業務“一站式”服務能力、數字化轉型賦能等方面持續發力,著眼于制約市場缺乏長期資金的痛點難點,營造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政策環境,積極引導社保、保險、年金等各類長線資金入市,鼓勵其開展長期權益投資,構建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的良性機制。
西部證券助力引“長錢”、聚“活水”,提升市場投資行為穩定性和韌性。一方面,著力打造綜合型研究智庫,為機構客戶提供包括宏觀、策略、固定收益、行業研究等領域前瞻、專業、深度的研究咨詢服務;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浮動收益憑證、資管產品及“西部優選30”等產品的競爭優勢,實現從日常投研到產品推薦定制,再到產品落地追蹤的全方位機構客戶服務體系。
此外,西部證券不斷尋求業務模式創新,圍繞券結產品重點工作部署目標,與西部利得基金合作推出首只券商結算服務產品“西部利得CES半導體芯片指增”。當前,已建立了涵蓋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及其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等的全品類客戶矩陣,并與20余家重點合作的基金公司就券結產品計劃展開深入溝通,積極儲備了具有券結模式特征的多元化產品線。
豐富產品服務 當好社會財富“管理者”
在西部證券看來,資本市場是中小投資者共享經濟發展紅利、優化資產配置、實現長期穩定回報的關鍵渠道。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上促進投資者與發行人良性互動的重要紐帶,應時刻不忘普惠為民的初心,注重金融發展的普惠性,構建“財富保值增值-積極市場預期”的正向循環機制,確保中小投資者能通過市場高效運作、資源優化配置和合理資本定價,直接參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從中受益,從而增強其對資本市場的信賴感和獲得感。為此,各券商要加大投資咨詢業務新型化、專業化建設力度,同時,優化客戶服務流程和體驗質量,引導投資者理性應對市場波動。此外,積極推動產品線的橫向拓展與縱向深化,加快推出更多匹配中長期資金需求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幫助投資者構建靈活多元的投資組合,形成全方位發揮優勢的普惠金融新實踐。
西部證券緊密貼合財富管理服務的全生命周期,以客戶多樣化的投資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財富管理從“產品銷售”向“以客戶需求驅動的資產配置服務”轉型,為客戶創造專業、智能、溫暖的全周期財富陪伴體驗。構建開放式金融產品服務平臺,打磨“西部優選30”公募選基品牌,打造高端固收精品貨架,以收益憑證、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為抓手建立特色理財產品系列,為客戶在市場波動環境下提供穩健的投資選擇;同時,不斷豐富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根據市場的變化、客戶的生命周期及需求進行策略調整、持倉檢視,提供陪伴式服務,持續為客戶提供更有效、更多元的資產配置策略及管理方案;多措并舉加快買方投顧模式轉型,促進市場投資策略從規模導向轉向投資收益導向。2023年西部證券圍繞“市場研究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多場景運營能力”建設“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投顧隊伍,投顧服務簽約數同比增長73%。
西部證券表示,未來,將深入貫徹落實新“國九條”意見和證監會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持續壓實財富管理職責和投行“看門人”責任,明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助力搭建“長錢長投”體系,攜手市場各方,共同營造“愿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不斷提升市場創造財富、惠及社會的效能,讓更合理的資金結構、更完善的基礎制度、更有效的市場調節機制、更優質的專業服務,為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維護投資者權益、激發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新提供強大動能,讓投資者更好分享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助推資本市場向著更高級別、更高質量的發展軌道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