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間,中航重機(600765,SH)發布公告稱,旗下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能源公司)于10月18日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發布產權轉讓公告,其對控股子公司中航粵海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粵海)32%股權進行公開掛牌轉讓,轉讓底價為3328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中航重機近期第二次轉讓中航粵海股份。此前,中航重機也曾頻繁剝離旗下新能源相關業務資產,這背后則是中航重機新能源業務多年來持續虧損。
再次剝離新能源資產
掛牌公告顯示,中航粵海成立于2011年8月,注冊資本1億元,主要從事風力發電、燃氣輪機發電及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運營及相關服務。
從財務狀況來看,中航粵海2016年和2017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為0。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航粵海資產和負債分別為10206.76萬元和220.48萬元,所有者權益9986.28萬元。
此次中航粵海32%股權的掛牌轉讓底價為3328萬元,僅相對于所有者權益溢價4%。但是,中航粵海賬面含有其他應收款項9090.20萬元,為轉讓方的借款。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3月,中航重機就曾發布公告轉讓中航粵海100%股權,當時中航重機給出的出售原因是“為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重新評估項目經濟效益的情況下,實現有進有退、靈活運作的運營模式”。但是,這一轉讓計劃最終流產。
今年4月份,中航重機再次掛牌轉讓中航粵海33%的股權,最終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以3366萬元的掛牌底價接盤。而此次32%股權掛牌轉讓交易一旦完成,新能源公司對中航粵海的持股比例也將進一步從67%下降至35%。
中航粵海從成立伊始,主要負責開發中航新能源陽西散頭咀風電場項目,該項目建設規模為49.5MW,設計概算總投資44354萬元,并于2012年10月獲廣東省發改委的核準批復。但此次掛牌公告顯示,由于陽西散頭咀的選址范圍已不符合項目當地產業發展規劃,陽西散頭咀風電場項目已無法繼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