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郭新志)天壇生物(600161)4月1日晚間發布的2017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5億元,同比減少17.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0億元,同比增加359.33%。公司擬每10股送紅股3股并派發現金股利2元(含稅)。
投資收益大幅增加 強化血液制品主業
2017年,天壇生物進行了兩次重大資產重組:將公司經營疫苗業務的北生研100%股權及長春祈健51%股權出售給中國生物并購買中國生物下屬經營血液制品業務的貴州中泰80%股權,實現7.82億元的投資收益(稅前)。
年報顯示,天壇生物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80億元,同比增加359.33%;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后的凈利潤為4.14億元,同比增加69.20%。扣非凈利的增長得益于血液制品的營收增長(同比增加13.24%)以及營業成本的降低(同比減少22.28%)和期間費用的大幅下降(同比減少45.27%)。
此次重組,使得公司成為中國生物下屬唯一的血液制品業務平臺,也使之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血液制品公司。2017年,公司采漿規模超過1400噸,較2016年增長19.83%。
從收入結構來看,2017年1月至5月,公司實施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因此,收入大部分由血液制品業務貢獻——期內公司血液制品實現營收15.13億元,同比增加13.24%,營收占比85.72%;毛利率為54.96%,同比增加0.87個百分點。其主打的產品仍為人血白蛋白和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含凍干)。
不過,與同行業上市公司血液制品產品毛利率63.50%(2016年)相比,天壇生物血液制品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間。華北、東北、西北、華南、華東地區仍然是公司的主要銷售區域。
專業化經營起步 今年將進行深度整合
轉讓疫苗資產后,天壇生物將專注于血液制品業務,目前公司擁有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等12個品種,年采漿量和投漿量規模均居于全國首位。下屬公司包括成都蓉生、上海血制、武漢血制、蘭州血制、貴州中泰五個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公司共有單采血漿站(含分站)55家,其中在營漿站47家,新獲批漿站(含分站)8家,漿站網絡擴大至13個省份。
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為成都蓉生。期內,成都蓉生實現營業收入15.1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05億元。
天壇生物稱,將進一步通過血液制品業務內各主體之間的技術和管理優勢的互補、血漿資源的合理布局和安排、發揮人才技術管理的協同效應等,實現效益提升;公司將在建立專業化血源管理機構的基礎上,統籌漿站管理,發揮專業運營管理優勢,結合漿站薪酬激勵與績效考核的改革,有效推動漿站提質增效工作,推動血漿采集量的快速穩定增長。此外,公司將整合各血制公司的研發資源,發揮研發團隊的專業優勢,避免各血制公司研發的重復投入和低水平投入,實現關鍵技術和研發成果共享,拓展產品線,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
2017年,天壇生物研發投入7278.61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4.12%。2018年,公司將繼續推進血漿因子類產品的研發;推動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工藝技術升級;以重組FⅧ研發、重組FⅦa技術引進為契機,盡快搭建重組制品技術平臺。
此外,公司2018年重大在建項目——天府生物城永安血制建設項目將進入建設期,該項目總投資14.50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建設總承包招標工作。該項目建成后,天壇生物將成為具有單廠投漿能力達千噸規模的血液制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