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資總額達21萬億元 今年將推上市公司“二次混改”
新華社上海3月5日電 上海市國資委5日表示,包括金融服務企業在內,2019年上海的國資總額達21萬億元。今年上海將落實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方案,切實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
作為地方國資重鎮,長期以來地方國有企業創造了上海1/4以上的經濟總量。來自上海市國資委的統計顯示,2019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萬億元,同比增長5.5%;利潤總額3486.6億元,同比增長2.6%;資產總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1%。
上海市國資委主任白廷輝介紹,除了數量上的增長,在落實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科創板等重大國家戰略方面,上海國企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上海臨港集團為新片區引入包括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在內的119個簽約項目,總投資超過450億元;上海國企投資的中微公司、晶晨股份、心脈醫療已實現科創板上市,第二批30余家企業正抓緊完成上市準備。上海國企在長三角地區的投資項目達到103個,涵蓋汽車制造、綜合交通多個領域。
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區域經濟帶來了不利影響,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國企責無旁貸。上海市國資委方面初步估計,僅減免2、3月房租一項,上海國企的減免金額合計約25億元,惠及約3.5萬家中小企業。
根據已出臺的上海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方案,今年上海將加快調整優化國資布局結構,加快深化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加快健全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具體措施包括推動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實施“二次混改”;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穩妥有序將部分企業股權劃轉至投資運營公司;分類推進市管國企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