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從雙向許可到攜手“出海” 鍛造多層次全球化能力
日前,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大型藥企特別是生物醫藥企業正在鍛造多層次的全球化能力。復星醫藥聚焦雙向許可以及和國內生物醫藥企業攜手出海兩大戰略,打造更為豐富和全面的全球化能力。
相互賦能攜手“出海”
復星醫藥日前宣布,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與柯菲平醫藥簽署許可協議,雙方將聯合開發并由復星醫藥產業獨家商業化鹽酸凱普拉生,合作領域包括鹽酸凱普拉生口服制劑和普通注射劑的所有可適應癥,雙方將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合作。
資料顯示,鹽酸凱普拉生為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適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該藥能克服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質子泵抑制劑(PPI)類藥物起效慢、抑酸不穩定等缺陷。
根據許可協議,在中國境內,柯菲平醫藥作為產品的上市許可持有人,復星醫藥產業享有獨家商業化權利,包括市場推廣、經銷等。在中國境內以外的區域,復星醫藥產業作為產品的上市許可持有人,享有獨家產品權利,包括臨床研究、注冊、商業化、再授權等。
吳以芳稱,創立近三十年來,復星醫藥持續以患者為中心、臨床需求為導向,擁有開放式的研發生態,并在創新研發、許可引進、生產運營及商業化等維度踐行國際化戰略,依托公司行業領先的雙向許可能力,助力合作伙伴創新產品價值最大化。“未來,我們將充分利用復星醫藥多年積累的創新能力、國際化優勢以及商業化能力,努力提升藥品可及性,讓患者盡早獲益于這款國產創新藥物。”
此次合作雙方相互賦能的特點明顯。一方面,柯菲平作為聚焦心腦血管、消化系統等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領域的創新醫藥企業,擁有創新的醫藥產品,需要將其推廣上市。另一方面,復星醫藥可以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同時加強外部合作,豐富產品管線,強化全球化布局,提升運營效率。
“我們把這種模式稱為中國市場權加全球開發權的一種戰略合作。對于國內生物醫藥企業而言,我們可以補齊合作伙伴的兩塊短板,一塊是商業化能力上的短板,另一塊是在全球化投入以及全球化組織能力建設上的短板。從復星醫藥而言,我們在創新研發端上游可以得到加強。這些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將支持我們進一步全球化,進一步擴大市場,鞏固戰略優勢,實現復星醫藥和合作伙伴的雙贏。”吳以芳說。
提升海外市場競爭力
據吳以芳介紹,近年來隨著國內藥企綜合能力的提升,其全球化能力早已“今非昔比”。
吳以芳稱,在2019年之前,復星醫藥基本上都是通過許可引進別人的知識產權和產品。“大量從國外引進知識產權,然后在國內消化吸收。”
經過有計劃地消化吸收,并轉化為自身的創新研發能力和全球運營能力,大型藥企來到了突破自我的關口。
“隨著我們的研發能力提升,不斷產出一些在國際市場具有較高價值的創新產品和知識產權,這兩年我們對外的許可開始多起來了,既有小分子FCN-338(BCL-2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對禮來公司的許可,也有大分子藥物直接對歐加農(Organon)、Euro Pharma的許可。”吳以芳稱。
“在去年全年及今年上半年這段時間,我們許可引進所支出的各種創新藥物里程碑費用,與我們對外許可收到的里程碑費用基本上是2:1的關系。我們的知識產權對外許可收益,從原來的0增加到現在占許可引進所支出的一半。”吳以芳表示,公司積累的知識產權越來越多,并得到國際巨頭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