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將優化互聯互通機制安排吸引境外優質上市公司發行CDR
11月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邱勇在2022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致辭時表示,上交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走好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發展之路,攜手各方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資本市場生態。
邱勇表示,上交所將認真落實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部署,發揮交易所功能優勢,不斷提升全球資本配置功能,進一步增強上交所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和競爭力,增強境內外投資者的信心,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邱勇認為,要堅持制度型開放的方向不動搖。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要按照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標準,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投融資環境;要構建與國際資本市場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建立與高標準國際投融資規則相適應的管理方式;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資本市場體系,促進資本有序自由流動、市場深度融合。
近年來,上交所與市場各方協作,穩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安排,進一步便利境內外投資者跨境投資,更好支持企業跨境融資發展。隨著市場國際化水平的持續提升,上交所在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持續優化。“滬港通”作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開放舉措,已成為國際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重要渠道;繼“滬倫通”后,今年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展至德國、瑞士,目前已有8家滬市公司在倫敦、瑞士交易所發行GDR;A股市場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持續增強,外資持股比重呈不斷上升趨勢。
二是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邱勇表示,上交所持續推動熊貓債發行制度優化,境外發行人在上交所發行“一帶一路”債券和熊貓債累計超過1000億元。今年6月,上交所聯合中國結算發布了專項業務規則,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開立證券賬戶參與交易所債券投資,目前已有多家境外機構參與交易,境外資金投資渠道進一步拓寬。
三是跨境資產配置工具箱也在不斷豐富,跨境基金品種持續擴展。據介紹,目前滬市跨境ETF產品共47只,總規模超1200億元。上交所不斷深化ETF互通合作機制,先后推出中日ETF互通、滬港ETF互通機制,整體運行平穩高效。
邱勇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按照“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的監管理念,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互聯互通機制安排,進一步完善和拓展滬港通機制,加強與全球主要證券市場的合作,吸引境外優質上市公司來上交所發行CDR,不斷探索創新ETF互通機制;不斷完善跨境投融資體系,豐富交易所市場產品體系,提升境外發行人和投資者參與交易所股票及債券市場的便捷性;加強開放環境下的監管能力建設,統籌開放與安全,持續提升風險預防預警處置能力,不斷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