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再融資金額達3323億元 深市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深市2022年度再融資和重組情況出爐,提質、向實成為關鍵詞。2022年,深市公司通過多種再融資手段,支持實體經濟產業升級,全年融資額達3323億元,其中制造業企業融資金額達2573億元,占比近八成。
同時,深市公司充分利用重大資產重組深耕產業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2022年實施完成43單重組方案,超五成以上屬于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重點領域;完成再融資的公司中,超七成為戰略新興產業。
產業整合型重組占比近八成
2022年,盡管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深市再融資市場仍保持韌性,上市公司全年共實施完成再融資235單,融資額3323億元。其中,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可轉債、配股實施完成單數占比分別為80.47%、17.78%、1.75%。
創業板融資額1541億元,占深市比重為46.37%,較2021年上升6.12個百分點。特別是2022年下半年,隨著穩增長政策力度加大、疫情防控政策優化,深市融資額企穩回升,下半年再融資總額環比增長126.75%,增幅明顯。
深市公司通過多種再融資手段,不斷支持實體經濟產業升級,其中制造業企業融資金額達2573億元,占比近八成,占比較2021年增加10.43個百分點。此外,深交所積極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22年11月底以來,已有10家深市上市房企和涉房公司披露了再融資預案,預計合計融資額165.48億元。
重組市場方面,深市公司充分利用重大資產重組深耕產業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2022年深市上市公司共披露重組方案76單,實施完成43單,涉及交易金額1611.32億元。其中,創業板披露重組方案26單,實施完成重組方案9單,涉及交易金額198.37億元,交易金額同比上升343%。
深市公司披露的重組方案中,產業整合型重組占比近八成,占比創近五年新高,盲目跨行業并購亂象得到較大程度修正,產業并購邏輯持續夯實。標的公司評估增值率中位數降至69.82%,相比2021年的145%,同比大幅下降,已連續四年下降,重組方案進一步回歸成熟和理性,“三高”問題持續改善,質量配比更為合理,扶優限劣效果顯著。
提升民企抗風險能力
助力關鍵領域、引導產業升級,是2022年深市再融資和重組的兩大亮點。2022年,深市披露重組方案以及實施完成重組的公司中,超五成以上屬于前述三大重點領域;完成再融資的公司中,超七成為戰略新興產業。
同時,深交所著力深化國企改革成效,提升民企抗風險能力。深市國有企業積極使用資本市場工具,通過產業整合提升質效,充分發揮國企在資本市場的“領頭羊”作用。2022年,深市國企披露32單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披露單數占比超過四成,重組規模較大,披露交易金額占比近九成,其中以整體上市或吸收合并居多。
在民企較為集中的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取得迅速發展。2022年,深市共有20家創業板公司通過小額快速簡易程序完成定增,完成家數是過去兩年家數總和的2倍,融資額40億元,是過去兩年融資額的1.67倍。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2022年,深交所持續完善制度機制,防范市場風險。為進一步完善可轉債價格穩定機制,強化異常交易監管,深交所發布可轉債交易細則和自律監管指引,新規發布后,深市可轉債炒作現象得到明顯遏制,轉債估值更趨合理,純債溢價率由上半年的65.16%降至下半年的44.89%,轉股溢價率由上半年的58.47%降至下半年的49.18%。
深交所持續鞏固注冊制改革成效,審核效率進一步提高。創業板再融資在發行條件優化、小額快速融資功能充分發揮加持之下,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2022年共受理再融資申請177家次,較2021年增長22.92%,注冊生效121家次,大幅提高融資便利性。注冊制改革補齊了重組制度短板,2022年共受理重大資產重組13單,較2021年增加4單,重組審核數量和效率均有所提升。
在監管方面,深交所持續強化現金重組監管,聚焦并購重組整合效率。近幾年,現金類重組數量占比逐年上升,部分方案出現資產瑕疵、關聯方利益輸送等問題,深交所堅持用好監管問詢、現場檢查等抓手,加強現金類重組和發股類重組的監管一致性。2022年,深市披露的30單現金重組方案中,有3單在監管審核問詢下終止或撤回材料。
同時,深交所持續提高監管審核質量,嚴厲打擊違規行為。對融資規模大、重點行業及關鍵領域的再融資方案加強監管問詢,2022年深交所累計發出200份再融資審核問詢函,大力防范融資過度等風險,嚴厲打擊“蹭熱點”等炒作行為。深交所對于重組承諾期屆滿后標的業績“變臉”、未履行業績承諾、違規使用募集資金等現象保持高度關注,對30單長期未履行業績承諾、5單違規使用或管理募集資金情形,依規采取了相應紀律處分,進一步強化監管威懾,維護市場公平公正秩序。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深交所將以深化注冊制改革為牽引,堅持監管與服務并舉,不斷研究優化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制度,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助推轉型升級功能,持續完善市場生態,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