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電源李國宏:自主研發儲能直流拉弧技術填補行業空白
中證網訊(記者 羅京)在近日舉行的SNEC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上,陽光電源儲能事業部總經理李國宏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的儲能直流拉弧技術達到100%精準識弧,0.2秒極速滅弧,填補了行業空白。
儲能安全問題被視為是行業核心痛點。據《ArcDefender?儲能直流拉弧技術白皮書》,2017至2023年間,全球累計發生59起儲能火災事故,因實施過程不規范導致的短路和拉弧故障,是引發儲能電站火災的兩大主要直接原因。
李國宏表示,隨著大容量、長時儲能的應用,直流側電流、電壓等級不斷上升,因拉弧導致的安全風險增加,一旦發生拉弧,可能迅速導致系統熱失控,釋放大量熱能,對人員、資產和設備構成嚴重威脅。
與此同時,李國宏指出,因儲能系統控制邏輯的復雜性和數據傳輸效率瓶頸,儲能直流拉弧技術一直處于行業空白。“儲能拉弧檢測與分斷技術開發面臨噪聲干擾大、拉弧識別不精準,燃弧能量大、滅弧時間短等多方面挑戰。”
對此,陽光電源借助獨創的PCS拉弧識別動態算法,以及高精度傳感、風險數據監測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了儲能直流拉弧技術,在210A最大電流水平下,能夠精準捕捉到拉弧的發生,覆蓋1500J最大能量范圍內的各類串聯拉弧事件,電弧檢測準確率100%,0.2s內快速分斷。
據中國物理與化學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數據,到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到2030年預計接近3萬億。李國宏表示,面對萬億級別的儲能產業,行業不斷涌入新玩家,目前已注冊在案的儲能企業已經超過15萬家,參與企業參差不齊,低價競爭現象嚴重。
“儲能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守住安全底線。”李國宏告訴記者,公司在全球眾多客戶見證下,進行了大規模的儲能系統燃燒測試,在PowerTitan首次真機燃爆測試中,燃燒全程無破壞性沖擊、無異物飛濺,最大程度控制住了燃燒范圍和破壞力,保障人員及電站資產安全。
李國宏表示,技術創新是打破儲能行業內卷現狀的“利器”,公司將持續聚焦跟網、并網、構網、離網運行等技術難題,持續升級干細胞電網技術,加大“三電融合”儲能系統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擴大領先優勢,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2023年,陽光電源儲能系統發貨量達10.5GWh,同比增長36%,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75.8%。得益于海外市場需求保持強勁,加上公司深耕儲能市場,長期出貨歐洲等高性能要求地區,海外營收同比增長75.1%。
今年3月,陽光電源與泰國Gulf Energy(GULF)簽訂供貨協議,在未來7年內,將為其提供光伏逆變器和液冷儲能系統,滿足3.5GWp的項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