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股份引入12家戰略投資者 將于5月13日上市
即將于5月13日登陸北交所的天工股份,近日披露公開發行結果公告顯示,公司引入12家戰略投資者,包括券商、私募等機構,戰投份額占發行規模的30%。這是北交所放寬戰投家數限制后的首只新股。今年4月,北交所優化了新股發行戰略配售安排,放寬了戰投家數和持股比例限制。
天工股份成立于2010年,主要從事鈦及鈦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此次上市,天工股份擬募集資金3.6億元,主要用于建設年產3000噸高端鈦及鈦合金棒、絲材生產線建設項目。
近年來業績增長趨勢明顯
據了解,鈦及鈦合金材料因其優良的性能,早期被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隨著技術的日臻成熟和完善,逐漸進入民用市場。鈦及鈦合金板、管、線等加工材和多種金屬復合材制成的鈦產品,在消費電子、醫療、體育等日用消費品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天工股份鈦及鈦合金產品從粗加工逐步向精加工、深加工轉型,為化工能源、消費電子、3D打印等應用領域提供高性價比的高強高韌耐蝕鈦及鈦合金材料。
公司近年來業績增長趨勢明顯。2022年-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83億元、10.35億元、8.0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998萬元、1.70億元、1.72億元。
對于2023年公司業績爆發式增長,天工股份解釋稱,受益于2023年鈦金屬作為創新元素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首次大規模應用(如用于部分手機類型的邊框等),公司2023年收入呈爆發式增長,但該爆發式增長具備偶然性。盡管公司正積極研發生產其他鈦材應用領域相關產品并開拓下游客戶,包括航空航天用緊固件、增材制造用鈦材等高附加值產品,但是上述應用領域的開拓與大規模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且具有不確定性。截至目前,公司主要業務收入仍來源于消費電子領域鈦材業務,若未來消費電子行業相關廠商使用鈦材需求發生變化或未能將鈦材在產品系列中進一步普及推廣應用,2023年收入爆發式增長的趨勢不確定具備可持續性。
戰略配售投資者突破10名
北交所網站顯示,天工股份IPO于2023年12月29日受理,經歷過兩輪審核問詢,分別在2024年8月和11月經歷過兩度上會,最終通過上市委審議并于2025年3月31日成功獲得注冊批文。公司本次上市擬募集資金3.6億元,主要用于建設年產3000噸高端鈦及鈦合金棒、絲材生產線建設項目,通過這一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推進鈦材深加工戰略,對市場需求旺盛的高端鈦及鈦合金線材進行擴產,從而提升高端產品生產能力,提高市場份額。
天工股份的申購代碼是920068,發行價為3.94元/股,發行市盈率為14.98倍。根據其披露的發行結果,42.54萬戶參與打新,最終11.75萬戶獲配,申購倍數2416.69倍,中簽率為0.04%。
戰略配售結果同時出爐。天工股份此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為6000萬股,戰略配售股份數量為1800萬股,占發行規模的30%,共計引入12家戰略投資者,分別為華泰天工股份家園1號北交所員工持股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一典資本、晨鳴1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瑞哲恒嘉、煜誠六分儀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山東國泰平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云竺貝寅北交所致遠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泓石投資、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證券、中金公司、第一創業富顯9號精選定增集合資管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北交所戰略配售新規落地后的首單,戰略配售投資者數量已突破10名。據悉,今年4月初,北交所修訂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細則,主要對戰略投資者數量上限進行擴容,同時提升戰略配售比例上限。根據新規,當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5000萬股以上,戰略投資者數量上限從10名增加到35名,獲得配售的股票總量從不得超過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30%提高至50%;當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足5000萬股,戰略投資者數量上限從10名增加到20名,獲得配售的股票總量上限從20%提高至30%。
天工股份發行結果還顯示,12家戰略配售投資者的鎖定期限都比較長,有4家鎖定12個月,剩余8家鎖定長達18個月,遠超出北交所規定的最低6個月時間,體現出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發展前景的長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