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周寶生建議完善扶貧開發長效機制
中證網訊 據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信息,全國人大代表周寶生建議精準扶貧與整村推進有機結合、完善扶貧開發長效機制。
周寶生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扶貧開發政策時,要堅持精準扶貧與整村推進的有機結合,完善扶貧開發的長效機制。在實行精準扶貧、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到戶到人的精準扶持的同時,積極實行整村推進、對未在建檔立卡之列而相對貧困的農村群眾開展一域一地整體發展的帶動,從而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增強貧困地區的發展后勁,鞏固扶貧開發的效果,實現當地經濟社會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扎實做好總體規劃,“系統性”地推進扶貧開發。要構建結對幫扶關系,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精準幫扶要全面覆蓋貧困地區每村每戶每人。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和各級政府應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對連片特困地區、插花貧困地區給予重點扶持和規劃指導,完善以整村推進為基礎的精準扶貧開發規劃,切實解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問題。通過做好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更好地整合各項扶貧政策資源,使現有政策發揮更大的合力,取得更好的實效。
二是以產業發展為依托,“有針對性”地推進扶貧開發。在扶貧開發過程中,要積極鼓勵貧困地區立足當地資源,培育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推進現代農業生產,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如果能因地制宜,找到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產業來吸引一批龍頭企業,就可以有效發展地方特色經濟,提升農民收入。通過引進有實力的、專業化的龍頭企業,為農民生產產業扶貧提供市場化、專業化的指導和保障,以消除農民的擔憂,確保“脫貧不返貧”。國家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扶貧產業發展,積極統籌各類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源,對參與扶貧開發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互助資金組織給予政策、資金方面的傾斜,促進其幫帶困難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三是以扶志和扶智為重點,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長效性”地推進扶貧開發。要把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全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推進標準化建設、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扶貧基礎性工作,著力擴大教育公共服務供給等。
四是建立第三方評估機構,全程客觀評估精確扶貧成績單的真實性,發揮驗證和監督作用,防止出現數字脫貧、虛假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