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推進債券交易機制改革優化
5月2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上交所了解到,上交所債券交易系統新業務功能于5月16日上線以來,運行已滿一周,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債券交易業務有序開展,現券日均成交1100.69億元,通用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1.34萬億元。
上交所表示,這次債券交易系統新業務功能的上線,將全面促進上交所債券市場各項交易機制創新的業務進展,釋放市場活力,改善市場流動性。下一步,上交所將在證監會的指導部署下,推動債券做市、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夜盤交易、結算周期選擇等機制落地,持續深入推進債券交易機制改革優化,增強市場價格發現能力,不斷提升債券流動性,進一步激活市場發展動力,促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
上交所稱,這次新業務功能上線是在證監會指導下,按照“股債適度分離”的基本思路,推動完善債券二級市場建設邁出的又一關鍵步伐。此前,2021年12月,上交所已完成新債券交易系統上線,在技術系統上實現股債完全分離。這次新業務功能上線,是在上交所核心債券系統上,落實今年發布的新債券交易規則與配套指引規定的各項制度安排,為后續債券二級市場的改革創新打下基礎。
具體來看,新業務功能主要包括債券現券交易時間及通用回購出入庫時間延長、申報數量要求調整、價格最小單位調整、價格控制范圍(價格籠子)調整、收盤價計算調整、新增競買交易方式、協議交易支持自選結算方式、協商成交支持合并申報等。為配套新業務功能上線,上交所同時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業務指南第1號——交易業務》,以“一本通”形式對債券交易業務進行了進一步細化規定。
記者獲悉,本次調整是交易所債券市場在交易制度上調整范圍最大的一次,將對提高債券二級市場流動性、完善價格發現功能、促進有效交易起到積極作用。新業務功能上線首周,多家市場參與機構使用競買成交、協商成交合并申報、自選結算方式等新增功能,以及在延長的交易時間內進行現券交易。在市場人士看來,未來隨著更多機構常態化參與各項債券交易業務,交易所債券市場的交易效率和市場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