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5月15日發布十個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證監會網站5月15日發布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和系列投教產品。
十個投資者保護典型案例包括鮮言操縱證券市場民事侵權賠償案、堂堂會計師事務所未勤勉盡責行政處罰案、紫光集團司法重整案等。
其中,鮮言操縱證券市場民事侵權賠償案方面,2022年10月,上海金融法院在審理13名原告投資者訴被告鮮言操縱證券市場民事侵權案件中,依據《證券法》確立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對鮮言操縱證券市場刑事案件罰沒款作了相應保全,優先用于執行民事判決確定的賠償責任。該案一審判決鮮言賠償投資者損失470余萬元,目前保全款項已執行完畢,最大程度實現中小投資者權利救濟。本案成功實踐了《證券法》有關民事賠償優先的規定,是全國首例落實民事賠償責任優先的證券侵權案件,與上海證監局行政監管、司法機關刑事判決共同組成了對資本市場犯罪分子的立體化追責,對于構建“大投保”“全鏈條”投資者保護格局,進一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振投資者信心具有重要的標桿作用。
堂堂會計師事務所未勤勉盡責行政處罰案方面,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堂堂所)在*ST新億年報審計中,明知*ST新億年報審計業務已被其他會計師事務所“拒接”的情況下,與*ST新億簽訂“抽屜”協議,承諾不在審計報告中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并要求如發生被監管部門處罰的情形*ST新億應予補償。其審計獨立性嚴重缺失,審計程序存在多項缺陷,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缺乏應有的職業操守和底線。2022年2月25日,堂堂所因未勤勉盡責被證監會行政處罰,成為首家被“沒一罰六”的會計師事務所,3名相關注冊會計師同時被采取3-10年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2022年4月28日,*ST新億被上交所摘牌。該案系新《證券法》實施后,中國證監會查處的備案制下首例會計師事務所執業喪失獨立性未勤勉盡責案,全鏈條追究上市公司、審計機構、居間人勾結串聯從事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起到了震懾違法行為、凈化市場生態的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效促進審計機構歸位盡責,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紫光集團司法重整案方面,紫光集團因前期無序并購擴張,陷入流動性困境,2020年底爆發債務風險。2022年7月,紫光集團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優先類債權及120萬以下普通債權實現全額現金清償,總體清償率超過95%。紫光集團司法重整程序規范透明、公司生產經營平穩有序,同時,債券受托管理人代表債券持有人進入債委會,債券持有人代表參與戰略投資者遴選,投資者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得到最大限度保護。此外,通過引入戰略投資人,提升重整的專業化水平。紫光集團司法重整通過法治化手段,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實現債券違約風險處置出清,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
此外,證監會還公布了一批受歡迎的投教產品,主要包括公募REITs知識介紹系列、全面注冊制微電影、中小學生金融素養研學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