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之彥:堅定看好國內ETF業務發展
10月20日,在由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證券報主辦、華安基金承辦的“2018年基金服務萬里行——建行·中證報‘金牛’基金系列巡講”深圳專場活動現場,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事業部高級總監許之彥以“指數與指數化投資在資產配置中的應用”為主題。向投資者重點介紹了在資產配置框架下發展指數化投資的思路,以及黃金與創業板50的投資機遇。
ETF“五最”優勢明顯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下跌。對此,許之彥表示,中國實際上不缺錢,那么問題出在哪?一方面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與整個資本市場的定位有關。美國市場的錢很大一部分都進入了養老金市場。要提振中國股市,還需要長期資金持續不斷的進入。
“目前,國內公募基金發展空間巨大,指數化投資是其中的解決之道。”許之彥說,權益類市場是公募基金支持實體經濟最為重要的代表,指數與指數化投資又是做大權益類市場的重要手段和載體,大力發展指數與指數化投資是資產管理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途徑。
許之彥分析認為,過去6個月,指數類資產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市場表現很差的情況下,居然有大量的錢進入指數類市場。2008年全球ETF規模7000億元,目前已經突破4.3萬億元,年化增長率接近30%。這巨大的發展機會背后,是市場走向有效,監管趨嚴,超額收益獲取難度提升,費用優勢突出,機構化加劇,市場教育充分等利好因素在顯現。
“我堅定看好國內ETF業務發展。”在許之彥看來,近兩年來,國內市場有效性將逐步提升,國內主板市場估值低、中長期表現可以預期。而且,ETF“五最”優勢明顯,低成本、高效、透明、公平、風格持續。指數化投資會逐步具備美國被動投資和量化發展的條件。隨著機構化加速、年金賬戶推動、養老FOF等推出,資產管理轉型為凈值型對標志化產品帶來機遇。
黃金與創業板50迎投資機遇
談到在資產配置框架下發展指數化投資的思路時,許之彥表示,資產配置是資產管理機構核心能力之一。從中國A股市場的表現來看,資產配置能為大家提供不錯的方案。建議個人投資人不要自己炒股,整個市場系統性的風險沒有人能規避,除非有資產配置的思路。目前,中國資本已進入了一個需要專業化投資的市場。
“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黃金與創業板50面臨較大投資機遇。”許之彥表示,監管加嚴,強監管措施規范市場。另外,過去幾年創業板IPO公司數量迅速上升,涌現出了一批真正優質的公司,未來還將有更多有業績支撐、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出現。隨著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逐漸深化,創藍籌的市場環境會更加健康。而且,政策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創藍籌又是新經濟龍頭的代表,配置優勢明顯。
近年來,名義財富的增長帶動國人對黃金實物的需求增大。對此,許之彥表示,近期市場格局發生變化,全球市場會面臨巨大壓力,這個時間點是投資者布局黃金的機會。作為具有鮮明特色的資產配置工具,黃金在未來應用前景廣闊。值得一提的是,黃金具有與股票和債券不同的風險收益屬性,建議投資者在證券組合中配置5%-15%的黃金資產,有利于降低風險,提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