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投資風險 多家公募強化投委會投資決策權
今年以來,受經濟下行影響,股市債市“踩雷”風險增多,多家公募基金為防范投資風險,在投研風控層面開始加強投委會對投資決策宏觀指導,將基金經理較大投資權限過渡到投委會。但業內人士認為,加強投委會對投研的硬性約束也會導致基金組合同質化現象,或是短期舉措。
多家公募加強投委會投資決策權
近日,多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為防范投資風險,多家公募加強了合規風控和投委會對投研的宏觀指導,削減了基金經理在投研層面較大的權限。
據北京一位中型公募高管表示,今年監察稽核人員增至5人,并在各個部門設置合規專員;在投研上,也通過統一全公司股票池,控制基金換手率、重倉股等舉措加強投委會的集體管理。
這位高管表示,目前一是規范了股票池,不同主題風格的基金都統一在股票池中篩選標的;二是對股票池做減法,現在核心股票池、二級、三級股票池全部加起來不足500只;三是加大對股票債券質地甄別,一旦出現高管跑路、債券違約、業績爆雷等基本面指標就會列入禁止池,目前禁止池有500只個股的“黑名單”;四是對核心持倉股票做好投后跟蹤,在季報等基本面信息變更時及時調整;五是將基金經理換手率,重倉股權重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這位高管稱,“我們對核心股票池進行優化管理,要想從核心股票池和禁止池調入調出個股個券,需要有投研人員做深度調研報告,投委會5人一致同意才可以�!�
無獨有偶,今年北京另一家中型公募也削減了基金經理在選股、重倉股、持股占比等投資決策中的權重,公司投委會在常規的審議流程外,加大了對集中持股、重倉持股的審查密度。
該投研總監表示,他所在的公募今年重塑了考核激勵體系,加強投委會對投研宏觀指導,目前針對5%以上重倉股票的決策權、集中持股、嚴格風控等問題都需要投委會決定,目前已經大幅降低了業績排名的考核比重,更加鼓勵追求絕對收益,看重基金產品規模、業績穩定性等綜合指標,“在經濟下行、市場風險較多的環境中,加強投委會宏觀指導應該是大趨勢�!�
投研權力上移或是短期現象
不過業內人士也表示,在今年經濟下行時期,股市債市風險因素增多,加強投委會對投研的硬性約束可能是保障公募平穩度過弱市的短暫舉措。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高管表示,從多年行業的從業經驗看,整體化的公司投研制度對打造良好業績有積極作用,也可以幫助公司形成風格化的投研體系。不論是東方紅、興全,還是中郵、華商,具有較強投資風格的公司都會著力在制度上塑造這類風格。
這位高管認為,今年以來多家公募強化投委會投研決策權力,一是因為在經濟下行階段市場風險事件增多,公司需要整體上把控避免踩雷風險;二是今年行業不少基金被爆踩雷,導致資金贖回嚴重,對基金經理和公司聲譽都造成損失,基金公司從投委會層面也需要做好風控工作。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投委會的較多約束容易導致基金組合的同質化,投研權力上移可能是短期的現象。
華南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經理認為,不排除部分公司可能會基于違約風險采取上述強管理的模式:一是公司今年出現踩雷風險,對股票池的管理更為嚴格,更加依賴基本面選股,規避掉很多基本面方面的踩雷風險,降低投資風險;二是在資產配置、倉位管理上加強要求,市場弱市下分散投資風險是投資的重要方向,而把這部分分散風險的權限過渡到投委會,也可以有效降低權益投資風險。
該基金經理表示,“比如說,我們把持股倉位從8%降低到5%以內,即便基金‘踩雷’凈值回撤也不會這么大,這樣基金公司就可以從管理機制和組合配置上防范投資風險�!�
不過,據上述華南基金經理所言,他所在公募的權益基金經理在投資上自由度還是較大的。
“由于大公司的產品很多,如果投委會直接干預倉位管理、持股重倉股票等,也會產生投資組合的高度同質化的問題。作為大型公募來說,多類型、多風格、多策略的產品格局還是需要做出差異化的,因此,我覺得投研權力上移可能是弱市下的短期現象�!边@位基金經理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