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確定性 把握板塊輪動機會
7月A股波動明顯加劇,月初三大股指快速拉升,上證指數逼近3500點,前期過快上漲所引發的調整需求與市場情緒化的共振導致中下旬指數接連出現兩次回調,直至月末行情出現回暖,8月股市迎來開門紅。截至8月7日,上證指數月內上漲1.33%,中證500上漲1.66%,創業板指下跌1.63%,中小板指上漲0.09%。行業表現方面,46個天相二級行業共有34個行業出現上漲,12個行業出現下跌,其中,化纖、機械、有色、公路、園區土地開發漲幅居前,分別上漲7.55%、5.87%、5.73%、4.32%、4.07%;酒店旅游、生物制品、食品、城市交通倉儲、煤炭表現較差,分別下跌5.35%、2.57%、1.96%、1.46%、1.26%。
宏觀方面,7月制造業PMI超預期回升,顯示出生產端和需求端的持續修復,同時業績回升基本在已披露中報數據中得到確認。由于國際形勢不確定性較高,股市短期或維持震蕩局面;但從中長期來看,經濟不斷復蘇、企業盈利逐步回升,市場有望形成資金與盈利雙驅動的新格局,在基本面的支撐下,A股或維持震蕩向上的趨勢,建議投資者“擁抱確定性”,把握板塊輪動的機會。
債市方面,7月初債市大幅下跌,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下半月股市調整,穩貨幣+寬信用的步伐逐漸放緩,債市情緒緩和后,利率超調回落,債市逐步進入止跌震蕩行情。疊加下半年地方債供給沖擊,短期內債市利好有限,建議投資者保持相對謹慎。
大類資產配置
建議投資者在基金的大類資產配置上可采取以股為主、股債結合的配置策略。具體建議如下:積極型投資者可以配置50%的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10%的指數型基金,10%的QDII基金,30%的債券型基金;穩健型投資者可以配置30%的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10%的指數型基金,10%的QDII基金,40%的債券型基金,10%的貨幣市場基金或理財債基;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配置20%的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40%的債券型基金,40%的貨幣市場基金或理財債基。
偏股型基金:
科技消費仍是投資主線
針對當前國內外局勢,“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理念被正式提出,這就要求各方充分發揮國內龐大市場的潛力,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同時將國內資源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優勢,更好地聯通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實現更加強勁的可持續發展。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趨勢下,科技和消費仍是較為確定的主線?萍脊呻m然短期有所波動,但仍處在盈利上行的初期,承擔了核心技術突破與國產替代的重要使命,產業資本疊加政策紅利扶持下成長空間巨大,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主導熱點輪動。新老基建及消費零售等作為拉動內需、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受益者,價值彈性增強,基本面修復快,確定性高,有利于吸引更多長線資金布局。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上述板塊相關標的基金。
債券型基金:
關注低估值板塊轉債機會
截至8月7日,純債基金、一級債基和二級債基8月平均凈值增長率分別為0.04%、0.09%和-0.14%。7月,在股市上漲的帶動下,轉債市場表現強勢,在債券型基金中漲幅居前。數據顯示,在所有債券型基金中,凈值上漲的基金數量占比為43%,其中絕大多數都為轉債品種。同時,公司債券公開發行注冊制改革得到進一步落實,可轉債發行主體實現擴容。此外,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轉債市值占轉債存量市值的比重上升至26.5%,為近兩年以來最高水平,轉債估值或進入擴張周期。在結構分化的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低估值板塊轉債的投資機會。
QDII基金:
嚴控風險 分散投資
海外市場方面,美國7月ADP就業人數僅新增16.7萬人,遠低于預期的150萬人,前值從236.9萬大幅上修至增加431.4萬人,就業人數增幅大幅放緩,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的極速擴散正在嚴重挫傷美國就業市場和經濟復蘇,同時特朗普政府將恢復對部分加拿大進口鋁征收10%的關稅,國際貿易沖突加劇。香港股市方面,恒生指數近期呈現弱勢震蕩的格局,港股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個股業績影響較大,不確定性較高,但港元兌美元匯率走強,提升了港元資產的吸引力,中長期來看有望受益于美元走弱。建議投資者選購QDII基金時嚴格控制風險,采取分散投資,提高防御性板塊的配置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