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期貨大跌“翻倍基”能源化工ETF跌停
證券時報記者 張燕北
監管“組合拳”瞬間起效,商品市場一夜變天。10月20日,煤炭期貨、股票上演跌停潮。相關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同樣遭到重創,場內基金罕見跌停。而此前受益于動力煤期貨大漲,相關商品類ETF基金年內收益翻倍,份額則在一個月內暴增近3倍。
展望煤炭板塊后市,部分公募投資人士認為,在碳中和背景下供給縮減強于需求,行業景氣度短期有望持續。不過,當前板塊估值已反映得相對充分,煤炭市場供應增長預期也有望加強,后期需求增速也將回落。
能源化工ETF跌停
10月20日,動力煤主力合約2201依然未能扭轉跌勢。截至收盤,甲醇、焦煤、焦炭、動力煤、尿素、乙二醇、PVC期貨主力合約悉數跌停,相關個股也滿盤皆綠。
受此影響,相關ETF及LOF產品場內表現慘淡,其中,能源化工ETF跌停,年內漲幅回落至106.12%;煤炭ETF跌7.98%,煤炭LOF單日跌6.61%,煤炭等權LOF跌6.48%,煤炭龍頭LOF跌超6%。
而在此前,受益于動力煤、焦炭、焦煤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及A股煤炭板塊上漲,煤炭相關ETF年內凈值漲幅居前,份額也在短期內顯著增加。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能源化工ETF年內凈值收益率達到114.03%,領漲ETF基金的同時排在所有基金之首,也是年內唯一的“翻倍基”;份額則從9月19日的1.05億份增至10月19日的3.95億份,增幅達2.76倍。
招商中證煤炭基金經理侯昊表示,前期煤炭價格尤其是煤炭期貨價格的大幅上漲主要是短期供求原因疊加市場炒作因素引發,但對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不大,因為大部分公司都是執行長期協議價;同理,煤炭期貨全線跌停也對煤炭上市公司業績影響不大。
煤炭市場供需料改善
在公募投資人士看來,后期煤炭供應將保持增長疊加需求增速回落,市場供需形勢將逐步改善。
萬家基金總經理助理、投資研究部總監莫海波表示,煤炭近年來新增產能受限,但由于全球經濟復蘇,對電力需求增大,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發電廠減少發電導致拉閘限電,帶來惡性循環。目前國家政策出手保證能源安全,加大煤炭供給,后續供給會慢慢起來,價格不會出現離譜的情況。
莫海波同時提醒,整體來看,現階段還是處于震蕩階段,預計煤炭行業會在頂部橫盤一段時間,如果全球出現超預期的寒冬,或者供給上不來的情況,煤炭價格可能會再次上漲。
匯泉基金創始合伙人梁永強表示,今年以來,全球供給結構變化帶來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使相關板塊股價增速上升特別快,導致短期估值明顯提升,當前估值已反映得相對充分,其長期走勢需結合未來盈利增速以及供應結構等變化來看。
國泰基金認為,目前鋼鐵、煤炭等周期板塊在到達階段性頂部后展開大幅調整,但基本面還比較扎實,供需關系極不平衡,短期可能還有反復。長期需求下行,但碳中和背景下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
華富基金總經理助理、權益投資部總監陳啟明直言,9月底以來,在“年終結賬避險”和交易“寬貨幣預期”的情緒驅動下,市場“日歷效應”有所顯現,前期跌幅較大的金融、地產、基建等傳統強周期價值股,業績相對穩定的消費龍頭存在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