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50ETF規模超700億元 機構布局藍籌意圖明顯
1月12日,華夏上證50ETF(510050)規模突破700億元,創歷史新高,并坐穩股票型ETF規模榜首位置。近一個月以來,其他寬基ETF同樣迎來規模增長,超330億元資金“喂肥”了主要寬基ETF。基金人士表示,資金頻頻流入寬基ETF,代表投資者對于價值藍籌股的布局意愿升溫。
主要寬基ETF規模走高
1月12日,華夏上證50ETF單日凈流入9.36億元,最近一周內凈流入20.17億元。截至當日,華夏上證50ETF單位凈值為3.22元/份,規模突破7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華夏上證50ETF成立于2004年底,是成立最久的寬基ETF之一。華夏上證50ETF采用完全復制策略跟蹤上證50指數,成分股包含上交所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長期占據股票型ETF規模榜首。不過,由于2021年價值藍籌股走勢不盡如人意,華夏上證50ETF去年下跌9.38%。將時間拉長來看,華夏上證50ETF在2019年、2020年、2021年最近三年的漲幅超過40%。
近來,多只寬基ETF規模持續走高。截至1月11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基金份額為117.19億份,規模達571.02億元,接近三年來最高水平;南方中證500ETF基金份額為64.75億份,規模達519.25億元,也處于近一年以來的高位水平。
規模增長的背后是資金的不斷涌入。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近一個月以來,主要寬基指數獲超330億元凈流入。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獲凈流入139.42億元,華夏上證50ETF獲凈流入106.21億元,南方上證500ETF獲凈流入90.24億元。華夏科創50ETF、嘉實滬深300ETF等獲凈流入超過30億元。
機構抄底大盤利器
對于資金大舉流入主要寬基ETF,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副總裁魯亞運解讀說:“這表明投資者對于價值藍籌布局意愿的升溫,價值藍籌股企穩反彈預期增強。在短期行業輪動難以精準判斷時,布局寬基ETF既能捕捉市場階段性行情,又免去選行業的麻煩,往往成為機構首選。”他表示,機構資金具有期限長、資金量大等特點,在配置ETF時對流動性和規模的要求較高,流動性好的寬基ETF是機構抄底大盤的利器之一。
那么,資金的流入究竟意味著投資者看好大盤價值股的配置價值,還是機構的短期波段操作?魯亞運認為,站在目前時間節點來看,上證50、滬深300指數層面存在投資機會。由于2021年中證500指數上漲較多,因此更多資金選擇流入更有機會企穩反彈的上證50指數。“上證50指數成分股主要為食品飲料、銀行非銀等偏價值型標的,預期存在短期的資金高低切換。”魯亞運說。
有業內人士表示:“大盤藍籌股的超跌帶來了估值修復機會,但不能排除部分機構資金存在交易的屬性。”這需要觀察寬基ETF規模變化,若后續沒有出現大幅波動,就意味著機構意圖進行長期布局。從經驗來看,相較于行業主題ETF,許多投資者在布局寬基ETF時更傾向于戰略配置。